[发明专利]散热膜层及具有该散热膜层的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8840.1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0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覃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B32B33/00;B32B15/20;B32B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膜层 显示装置 第二金属层 第一金属层 寿命问题 温度过高 温度异常 显示屏幕 储热层 握持 发热 零部件 屏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膜层及采用该散热膜层的显示装置,所述散热膜层适用于显示装置,所述散热膜层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储热层。通过该设计可以改善显示屏幕的发热和显示装置内部的温度异常,并且减少屏幕和其他零部件因温度过高造成的寿命问题,以及提供合适的温度以增加握持显示装置的舒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导热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膜层及具有该散热膜层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技术不断革新,基于不同原理的显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然而目前的显示技术依然无可避免的面对伴随着发光产生的热量问题,加之当前显示装置集成程度越来越高,其部分电子元器件的发热同样影响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甚至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参见图1至图2,目前的显示装置的设计结构为:显示装置的最外侧设置一盖外片110,显示装置在显示屏120的背面贴附泡沫(foam)130和铜箔(Cu)140,以增强显示屏的散热效果。在显示屏120的背面的铜箔140和柔性印刷电路板212上增加导热胶213,以传递热量,如同图2所示。另外,泡沫130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缓冲,保护显示屏。
然而,上述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铜箔散热只能使热量传导出来;2)面对高发热量时,散热效果为有限;3)随着显示装置的集成程度越来越高,单纯的泡沫加铜箔无法实现很好的温度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膜层及具有该散热膜层的显示装置,通过该设计可以改善显示屏幕的发热和显示装置内部的温度异常,并且减少屏幕和其他零部件因温度过高造成的寿命问题,以及提供合适的温度以增加握持显示装置的舒适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膜层,适用于显示装置,所述散热膜层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的储热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小于40μ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储热层的厚度为100μm至300μ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采用铜、银或铝中的其中一种金属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储热层包括多个子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子区域呈方形结构或蜂巢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每一子区域内填充有储热材料和导热材料的混合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材料的质量分数占混合材料的5%~1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屏,在所述显示屏的背面设置有一上述的散热膜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显示屏背面与所述散热膜层之间还设有一泡沫层,所述泡沫层由泡沫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所述散热膜层利用储热材料来吸收储存热能的特性,并且对该材料进行封装成膜层,使其贴附在显示屏的背面,在传导热量的同时可以通过吸收储存热量的方式来控制显示装置内部的温度,使得整个显示装置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尤其是面对显示装置内部的突然发热,如显示面板高亮度、处理器超负荷运转、电池异常时,单纯的散热是无法解决短时间内的大量热量,此时储热材料可以将热量吸收并进行储存,待环境温度下降后缓缓释放。这样就保证了显示屏和显示装置内部温度的稳定,从而保证显示屏的正常显示和寿命,同时对显示装置内部的元器件也有保护作用,另外,合适的温度增加了握持显示装置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88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