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贝类摄食微藻的藻种复苏液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5279.1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7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玲;常丽荣;闫欣;杨晓斌;卢龙飞;刘力源;李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晓波 |
地址: | 264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贝类 摄食 复苏液 藻种 微藻 维生素 培养液 硝酸钾 蒸馏水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藻类生物技术 磷酸二氢钾 三氯化铁 碳酸氢钠 微藻生长 育苗产业 微量元素 重量份 藻体 生产成本 污染 | ||
本发明属于藻类生物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贝类摄食微藻的藻种复苏液,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硝酸钾500‑1000份;磷酸二氢钾500‑100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00‑300份;三氯化铁100‑200份;碳酸氢钠100‑200份;维生素B110‑20份;维生素B1210‑20份;微量元素2‑5份;蒸馏水1500‑2000份。本发明提供的贝类摄食藻的藻种复苏液安全可靠,对贝类摄食微藻生长无不良影响,避免了藻体污染造成的培养液浪费,有效降低了贝类育苗产业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藻类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贝类摄食微藻的藻种复苏液。
背景技术
贝类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摄入大量的营养物质,主要依靠摄入微藻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长,因此贝类摄食藻的营养丰富度及其繁殖度是近年来贝类养殖业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传统的摄食藻培养基虽然能保证贝类生长的基本营养物质,但无法确保藻类的生长繁殖效率,且易受杂藻及病害的影响,造成藻体污染。
CN102093957A公开了一种快速促进生长的高脂小球藻培养液。其含有竹醋酸1-8%、主要养分4-15%、微量养分0.2-2. 5%、土壤提取液0-1. 5%、水78-94%,所述的主要养分为硝酸钠、磷酸氢二钾、硝酸钾、硫酸镁、氯化钙、磷酸二氢钾、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微量养分为氯化铁、硼酸、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钼酸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该培养液通过添加竹醋液作增效成分,大大提高了藻类固定二氧化碳产生的脂类含量。
CN106591131A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微藻大规模培养的异养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配方如下:硝酸盐0.5~1. 5g,磷酸二氢钾2~lOmg,磷酸氢二钾2~lOmg,柠檬酸铁0.1~Img,七水硫酸镁0.5~2mg,二水氯化钙0.5~2mg,有机碳源5~20g,过滤海水lOOOmL。所述硝酸盐为硝酸钾或硝酸钠,所述有机碳源为葡萄糖
或蔗糖。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比较分析,在配置促进微藻生长的培养液或培养基中,主要养分是硝酸盐、磷酸二氢钾2~lOmg、磷酸氢二钾、有机铁化合物等,公开文件1在上述养分的基础上添加竹醋酸作增效成分,提高藻类固定二氧化碳产生的脂类含量。公开文件2组成的配方应用广泛,目标为海洋微藻的大规模培养。但在贝类摄食藻培养过程中发现,采用现有的培养液(培养基)对有害的原生动物(纤毛虫、腹毛虫、变形虫等)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对贝类摄食藻的复苏没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如何能够通过调节培养液(培养基)酸碱度达到杀灭有害原生动物的目的,同时微藻也能快速复苏生长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贝类摄食微藻的藻种复苏液。该藻种复苏液中特别添加了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硼、锰、锌等微量元素,在调节酸碱度杀灭有害原生动物过程中保护微藻藻体,并可使藻体快速复苏,生长密度快速增大,藻体色泽鲜亮、活力旺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贝类摄食微藻的藻种复苏液,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
硝酸钾500-1000份;
磷酸二氢钾500-1000份;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00-300份;
三氯化铁100-200份;
碳酸氢钠100-200份;
维生素B110-20份;
维生素B1210-20份;
微量元素2-5份;
蒸馏水1500-20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5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