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草害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9920.0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5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姚俊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俊娥 |
主分类号: | A01N47/36 | 分类号: | A01N47/36;A01N43/40;A01N43/76;A01P13/00;A01G13/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景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3 | 代理人: | 王博飞 |
地址: | 032499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草 杂草 防治 喷洒 农业防治 药物防治 精恶唑禾草灵 氯氟吡氧乙酸 农作物种植 小麦 荠菜 苯磺隆 播娘蒿 野燕麦 去除 泽漆 播种 优化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小麦草害防治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杂草的小麦草害防治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麦草害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措施和药物防治措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农业防治措施:选择种子;优化播种环境;清除田边杂草播;药物防治措施:防除荠菜、播娘蒿,在10月下旬,喷洒10%苯磺隆;防除泽漆、涩拉秧,在11月中旬,喷洒20%氯氟吡氧乙酸;防除野燕麦,在11月中旬,喷洒6.9%精恶唑禾草灵;本发明用于在冬前对杂草进行防治,可以有效的去除小麦常见的杂草,提高小麦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草害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冬小麦田间杂草出苗高峰期,出苗数占总数的90%~97%,翌年的3~4月份还有小量杂草出苗,严重的草害一般是来自冬前发生的草害,这些杂草不仅密度大,而且单株生长量大,竞争力强,危害特别严重,会导致小麦大量减产,是小麦草害防治的重点。
尤其是播娘蒿和荠菜等杂草是北方冬小麦种植难以清除的杂草,而且杂草和农作物都是植物,有些杂草和农作物属于同科甚至同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在相同条件下施药,既要求高效杀死杂草,又要保证不伤害小麦,对小麦的杂草防治提出了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止杂草的小麦草害防治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麦草害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措施和药物防治措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农业防治措施:
1)选择种子:加强种子检疫,以防从危险性杂草地区引种,并利用筛选等方法去除杂草种子压低杂草基数;
2)优化播种环境:土壤深翻,施加肥料,浇水;
3)清除田边杂草:清除沟、渠、路、埂边的杂草,减少种子传播;
药物防治措施:
1)防除荠菜、播娘蒿,在10月下旬,喷洒10%苯磺隆,用量为15g/亩,混合喷洒10%苄嘧磺隆粉剂,用量为10g/亩;
2)防除泽漆、涩拉秧,在11月中旬,喷洒20%氯氟吡氧乙酸,用量为35mL/亩;
3)防除野燕麦,在11月中旬,喷洒6.9%精恶唑禾草灵,用量为50mL/亩。
施加肥料为尿素、硫酸钾肥料及氯化钾肥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尿素用量为7.5~10公斤/亩,硫酸钾肥料用量为5~7.5公斤/亩,氯化钾肥料用量为5~7.5公斤/亩。
喷洒药物时,空气温度大于5℃,并避开大风、寒潮天气;并且化学药物需要现配现用。
喷洒除草剂前,首先观察地面墒情,如果地面缺水,先浇水,1~2天后,喷洒除草剂。土壤墒情在40%~60%时最有利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
施药前2~4天内有强降温时,不宜用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在冬前对杂草进行防治,是因为冬前杂草处于幼苗期,植株小,组织嫩,对药剂敏感,是防治草害的关键时期。
二、本发明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有效的去除小麦常见的杂草,提高小麦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小麦草害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措施和药物防治措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农业防治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俊娥,未经姚俊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9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