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PVC人造革及其制备工艺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6029.7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8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王志平;何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通汽车内饰(常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2155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癸二酸二辛酯 柠檬酸酯 填充剂 稳定剂 制备工艺 表皮层 发泡层 胶水层 可降解 邻苯类增塑剂 汽车内饰材料 混合增塑剂 表皮材料 新型环保 再生资源 增速效果 发泡剂 有效地 增塑剂 表皮 共混 色浆 生产工艺 消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解PVC人造革及其制备工艺,包括表皮层、发泡层和胶水层,其表皮层:PVC粉100phr,柠檬酸酯20‑70phr,癸二酸二辛酯20‑60phr,稳定剂2‑4phr,填充剂3‑5phr,色浆3‑5phr;发泡层:PVC粉100phr,柠檬酸酯20‑70phr,癸二酸二辛酯20‑60phr,稳定剂2‑4phr,填充剂3‑5phr,发泡剂1‑5phr;胶水层:PVC粉100phr,柠檬酸酯20‑70phr,癸二酸二辛酯20‑60phr,稳定剂2‑4phr,填充剂3‑5phr。使用柠檬酸酯和癸二酸二辛酯组合作为增塑剂,此混合增塑剂增速效果优异,与PVC共混制成表皮材料。制得的表皮性能与传统PVC相同,且完全避免邻苯类增塑剂的使用,成为新型环保汽车内饰材料。有效地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也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PVC人造革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PVC人造革是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的表面包覆材料。由于其构制稳定,易于加工,方便清洁等特性,在汽车内饰,特别是座椅,门板,扶手,头枕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PVC材料自身的高稳定性,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聚乳酸(PLA)材料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线性脂肪族聚酯材料,具有完全可降解的环保优势。同时,PLA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吸收性,无毒、无刺激性,它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水、酸、碱等作用下能完全分解,最终产物是CO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环保材料代替传统的聚合物材料,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但由于其自身的结晶性导致其韧性及强度无法满足内饰材料的使用标准,限制了其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专利公开号CN107756988A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可降解PVC台布的生产工艺,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可降解PVC台布的生产工艺。本发明将反应得到自交联丙烯酸酯乳液制成改性胶膜,与PVC薄膜贴合成三层的复合薄膜,经热压得到耐高温可降解PVC台布,铝粉在树脂机体内部填充,铝粉填充粒子能够将PVC台布的熔点提高,在高温下有效减小高温下的热塑性变形,从而提升PVC台布的耐高温性能,自交联丙烯酸酯胶膜经浸泡淀粉胶液,淀粉在长期曝晒过程中,易分解成单糖,对台布起到降解的效果,为环保做出贡献。但是该产品不适用于汽车内饰材料。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PVC人造革及其制备工艺,完全避免邻苯类增塑剂的使用,成为新型环保汽车内饰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解PVC人造革,包括表皮层、发泡层和胶水层,其表皮层:PVC粉100phr,柠檬酸酯20-70phr,癸二酸二辛酯20-60phr,稳定剂2-4phr,填充剂3-5phr,色浆3-5phr;发泡层:PVC粉100phr,柠檬酸酯20-70phr,癸二酸二辛酯20-60phr,稳定剂2-4phr,填充剂3-5phr,发泡剂1-5phr;胶水层:PVC粉100phr,柠檬酸酯20-70phr,癸二酸二辛酯20-60phr,稳定剂2-4phr,填充剂3-5phr。
phr代表对每100g或kg等质量单位橡胶(或树脂)添加的份数。
优选地,一种可降解PVC人造革,包括表皮层、发泡层和胶水层,表皮层:PVC粉100phr,柠檬酸酯60phr,癸二酸二辛酯20phr,稳定剂2phr,填充剂3phr,色浆3phr;发泡层:PVC粉100phr,柠檬酸酯60phr,癸二酸二辛酯20phr,稳定剂2phr,填充剂3phr,发泡剂2.5phr;胶水层:PVC粉100phr,柠檬酸酯60phr,癸二酸二辛酯20phr,稳定剂2phr,填充剂3ph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通汽车内饰(常熟)有限公司,未经加通汽车内饰(常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6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热仿真皮革材料
- 下一篇:一种耐磨水性聚氨酯人造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