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齿野鸦椿提取物在抗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2111.0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8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邹双全;邹小兴;倪林;梁文贤;丁卉;陈路遥;冯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P1/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齿野鸦椿 提取物 肝损伤模型 抗肝损伤 肝损伤 植物体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应用 四氯化碳诱导 植物活性物质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小鼠肝组织 小鼠血清 氧化产物 丙二醛 卡介苗 脂多糖 小鼠 制备 酒精 验证 预防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齿野鸦椿提取物在抗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植物活性物质提取方法及应用领域。本发明从圆齿野鸦椿植物体中提取获得圆齿野鸦椿提取物。通过对小鼠进行酒精、卡介苗‑脂多糖和四氯化碳诱导建立的肝损伤模型验证表明圆齿野鸦椿提取物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提高肝损伤模型小鼠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活性,并降低脂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减轻肝损伤的症状;能够被应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肝损伤的药物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活性物质提取方法及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齿野鸦椿提取物在抗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人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同时也肩负着消化和解毒的功能。我国是肝病大国,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约1.2亿人,占全球HBV感染人数的1/3,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约3000万,约10%-20%将发展为肝硬化,1%-5%将演变为肝癌,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也成为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肝脏损伤可由病毒感染、过度饮酒、药物滥用及自身免疫疾病等引起,是引起肝脏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氧化应激是肝病发病主要的生理基础。当机体受到病毒、酒精、药物等损害因素的损伤时,机体内产生大量的反应性氧化产物(ROS),当ROS及其代谢的产物超过了机体的防御或去毒能力则使机体产生氧化应激状态。肝脏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线粒体是ROS产生的重要场所,因此肝脏很容易遭到ROS的攻击而导致肝损伤。目前临床上常以酒精、四氯化碳(CCl4)和卡介苗(BCG)/脂多糖(LPS)等诱导小鼠产生肝损伤,其病理改变与酒精、药物和病毒性肝炎的肝损伤机制相似,是筛选保肝药物的经典模型。
《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2种省沽油科野鸦椿属植物,为野鸦椿[Euscaphisjaponica (Thunb.) Dippel]和福建野鸦椿(又名圆齿野鸦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圆齿野鸦椿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肝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圆齿野鸦椿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干燥的圆齿野鸦椿植物体,切碎,50℃烘干,粉碎得到圆齿野鸦椿植物体粉末;
(2)向圆齿野鸦椿植物体粉末中加入5-20倍体积蒸馏水,加热至50-95℃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3小时,合并提取液;
(3)步骤(2)合并的提取液以等体积石油醚连续萃取3次,取下层的水相;
(4)步骤(3)所得水相上聚酰胺柱,先用水洗去未吸附的成分,再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乙醇洗脱。
(5)步骤(4)所得乙醇洗脱液合并,在60℃下减压浓缩,并进行冷冻干燥,即得圆齿野鸦椿提取物。
上述圆齿野鸦椿植物体是圆齿野鸦椿枝、叶、根、花、种子、种皮、果实及果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上述肝损伤包括酒精性肝损伤,化学性肝损伤,免疫性肝损伤,但不仅限于以上肝损伤类型。
上述预防和/或治疗肝损伤的药物含有上述方法制备所得的圆齿野鸦椿提取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2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三七饮片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