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除黄帚橐吾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8404.1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7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鲍根生;王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大学;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47/36 | 分类号: | A01N47/36;A01N39/04;A01P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吴黎 |
地址: | 810016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帚橐 除草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除草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除黄帚橐吾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该除草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2,4‑D丁酯40‑90份;苯磺隆10‑50份;尿素40‑70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10份;乳化剂5‑15份;聚三硅氧烷4‑8份。本发明提供的除草剂适用于黄帚橐吾大面积发生的天然草地,喷施15天后,黄帚橐吾开始死亡,见效快;一般10天左右植物中检测不到药物残留,7天左右,土壤中检测不到药物残留,降解快,毒性小,明显提高牧草品质和产量。同时,成本能够降低77.8%,大大节约了牧民的防除开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草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除黄帚橐吾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属菊科橐吾属多年生有毒植物,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和尼泊尔地区的高寒草地。由于黄帚橐吾的枝叶含有白色有毒乳液,家畜采食后会中毒死亡。同时,黄帚橐吾兼备种子繁殖和根茎繁殖能力,其在天然草地中的盖度一直再上升,严重降低可食牧草的产量,给当地畜牧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目前对草原毒害草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人工挖除、使用化学除草剂和生物防治等手段。但当毒害草大面积发生时,采用人工挖除不仅效率较低,且对草地破坏严重;采用化学除草剂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将毒害草防除的目标,但有些化学药剂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对土壤微生物亦有损害。生物除草剂以具有除草活性的植物作为供体,以目标杂草作为受体,通过分离具有除草活性的活性物质,达到防治目标杂草的目的。目前研究表明,南美膨蟆菊、三叶鬼针草和下田菊体内活性成分可作为植物源除草剂用于防控黄帚橐吾。虽然生物除草剂不产生污染、成效稳定持久,但提取除草活性物质的难度大,投入生产周期长,成本高,这些因素限制其大面积推广应用。
当前,化学除草方法仍是应用比较广泛的除草方法,科研工作者们一直致力于降低化学除草剂的土壤残留率,提高除草效果等。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907629B公开了一种防除黄帚橐吾的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该除草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原料制成:苯磺隆2-40%;二氯吡啶酸5-40%;苯达松40-90%,余量为辅助剂。该除草剂通过苯磺隆、二氯吡啶酸、苯达松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抑制黄帚橐吾茎叶的光合作用、水分代谢和细胞分裂,造成营养饥饿,使黄帚橐吾生理机能失调而造成地上部分迅速干枯,施药后30天,植株地上部分干枯,对黄帚橐吾防除效果高达95%以上,在土壤中残留不超过40天,属于环境友好型除草剂,具有低药害、毒性小等优点。虽然,该篇专利文献已经提高了对黄帚橐吾的除草效果,同时降低了土壤中残留,但由于主剂用量较大,组分不易得,成本偏高,同时,见效时间和土壤残留时间长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防除黄帚橐吾复配除草剂成本高、组分不易得,见效时间长以及土壤残留时间长等缺点,从而提供一种新型防除黄帚橐吾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除黄帚橐吾复配除草剂,包括主剂和助剂,其中,所述主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2,4-D丁酯 40-90份;
苯磺隆 10-50份;
尿素 40-70份;
所述助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10份;
乳化剂 5-15份;
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 4-8份。
优选的,所述主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2,4-D丁酯 55-8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未经青海大学;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8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