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机交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0200.6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3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虎;陈立;胡敏惠;李佳;贾幼尧;叶卫春;傅天耀;鲍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铁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兴创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机交互装置 集成模块 切换单元 主控单元 采集单元 存储单元 电源单元 光感单元 加密单元 通信单元 温度单元 语音单元 转储单元 工作状态异常 轨道车 提高装置 正常监控 司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机交互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包括:多个集成模块以及切换单元;集成模块包括电源单元、主控单元、显示单元、通信单元、转储单元、采集单元、语音单元、光感单元、加密单元、温度单元以及存储单元;主控单元、显示单元、通信单元、转储单元、采集单元、语音单元、光感单元、加密单元、温度单元以及存储单元均与所述电源单元相连接;集成模块内部的各个单元均与主控单元相连接;多个集成模块与切换单元相连接;切换单元用于切换功能相同的所述集成模块。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人机交互装置能够避免由于人机交互装置工作状态异常导致司机无法正常监控轨道车运行,大大提高装置的可靠性以及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人机交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机交互装置。
背景技术
人机交互装置(Driver Machine Interface unit,DMI)是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G表示轨道车、Y表示运行、K表示控制)的人机交互单元,是司乘人员获取GYK正在运行的信息状态及提示信息、控制GYK正常运行的关键途径和有效手段。目前的人机交互装置所有组成部分一般都是单一设计,单纯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当DMI某一部件发生故障时,直接导致DMI装置工作状态异常,导致司机无法正常监控轨道车运行,大大降低了DMI装置的可靠性以及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机交互装置,以解决现有的DMI装置可靠性及实用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人机交互装置,包括:多个集成模块以及切换单元;
所述集成模块包括电源单元、主控单元、显示单元、通信单元、转储单元、采集单元、语音单元、光感单元、加密单元、温度单元以及存储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所述显示单元、所述通信单元、所述转储单元、所述采集单元、所述语音单元、所述光感单元、所述加密单元、所述温度单元以及所述存储单元均与所述电源单元相连接;
所述集成模块内部的各个单元均与所述主控单元相连接;
多个所述集成模块与所述切换单元相连接;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切换功能相同的所述集成模块。
可选的,所述采集单元包括外部按钮信息的采集、按键信息和触摸屏触摸信息的采集,通过光耦隔离方式采集外置按钮信息,通过模数转换器采集触摸信息,通过单独I/O采集按键信息。
可选的,所述采集单元包含34个独立按键,每个按键具备多个触点。
可选的,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包括两套集成模块。
可选的,所述转储单元提供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为快插接头。
可选的,所述主控单元集成多个接口;所述接口包括SPI通信接口、I2C总线接口、ADC接口、EMIF接口、GPMC接口、PWM接口、I2S总线接口、UART接口、USB接口以及CAN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接口完成数据通信功能、温度采集功能、光感采集功能、触摸采集功能、语音播放功能、U盘转储功能以及按键采集功能。
可选的,所述接口为对外接口,与外部的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主机接口、外置喇叭接口、外置按钮接口、转储U盘接口;所述对外接口与板卡信号接触部分通过焊锡的方式密封在焊盘内,不易氧化,保证接触可靠。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机交互装置,通过设置多个集成模块,并在每个集成模块内分别设置主控单元,在装置运行时,多个集成模块共同分担运行工作,若某一个集成模块内的部件发生损伤时,损伤的集成模块所承担的工作由正常的集成模块承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由于人机交互装置工作状态异常,大大提高了DMI装置的可靠性以及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铁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兴创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北铁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兴创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0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