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液用止回阀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55276.1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4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伊腾圣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17/06 | 分类号: | A61C17/06;A61C17/08;A61C17/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高正方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凹台 后半部 前半部 止回阀 弹性硅胶片 插接结构 内部通道 吸液 内部结构设计 干净卫生 交叉感染 压紧结构 液体流向 吸唾管 凹陷 半部 排出 凸环 吸入 压紧 连通 串联 流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液用止回阀,串联在吸唾管上,经过内部结构设计,使液体只能向外侧流出,不会出现回流的情况,使用更加干净卫生,也有效的防止了交叉感染。止回阀沿液体流向分为前半部和后半部,前半部和后半部内部通过内部通道连通,液体从前半部吸入,从后半部排出,所述前半部与后半部之间设有对应的插接结构,通过插接结构连接;述凸环内侧还设有向内侧凹陷的第三环形凹台,所述第三环形凹台内侧为内部通道,所述第三环形凹台内设有弹性硅胶片,所述弹性硅胶片通过压紧结构压紧在第三环形凹台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液用止回阀。
背景技术
在口腔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吸唾管对口腔产生的唾液进行排出,但是在吸取唾液的过程中,如果电机运行或者人工停止吸取后,吸唾管内的唾液会有一个回流的过程,吸唾管内的唾液会有一部分回流到口腔中,这样不仅不卫生,还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吸液用止回阀,以解决现有的吸唾管会出现回流,非常的不卫生,并且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情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吸液用止回阀,沿液体流向分为前半部和后半部,前半部和后半部内部通过内部通道连通,液体从前半部吸入,从后半部排出,所述前半部与后半部之间设有对应的插接结构,通过插接结构连接;
所述前半部与后半部相邻的一端向外侧延伸形成凸环,凸环的外侧与前半部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凹台,所述后半部设有与所述凸环相对应的第二环形凹台,所述凸环与所述第二环形凹台插接;
所述凸环内侧还设有向内侧凹陷的第三环形凹台,所述第三环形凹台内侧为内部通道,所述第三环形凹台内设有弹性硅胶片,所述弹性硅胶片通过压紧结构压紧在第三环形凹台内,所述弹性硅胶片的外径大于第三环形凹台的内径,小于第三环形凹台的外径,所述弹性硅胶片的外径小于第二环形凹台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前半部和后半部都呈漏斗状,所述前半部沿液体流向的方向内径逐渐增大;
所述后半部沿液体流向的方向内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前半部远离后半部的一端外径小于连接管的内径,所述前半部远离后半部的一端插接在连接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后半部远离前半部的一端的外径小于连接管的内径,所述后半部远离前半部的一端插接在连接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硅胶片为圆片,所述圆片两侧都设有圆形凹槽;
所述压紧结构为圆弧凸台,所述弧形凸台的半径与所述圆形凹槽的半径相同;
所述弧形凸台为两个,包括设置在前半部的第三环形凹台内侧的第一弧形凸台,以及设置在后半部的第二环形凹台内侧的第二弧形凸台;
所述第一弧形凸台和第二弧形凸台相对应,配合压紧弹性硅胶片。
进一步的,所述前半部和后半部设有弧形凸台的一侧都为实体结构,止回阀内部设有弧形凸台的一侧为平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前半部和后半部之间还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凸环外侧的限位槽,以及设置在第二环形凹台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块配合安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吸液用止回阀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吸液用止回阀串联在吸唾管上,经过内部结构设计,使液体只能向外侧流出,不会出现回流的情况,使用更加干净卫生,也有效的防止了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伊腾圣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伊腾圣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5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