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参菌株及其白参低成本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44630.0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7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春;马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G18/4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李云 |
地址: | 65011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藏 白参菌 白参 栽培 栽培培养基 低成本 中国典型培养物 生物学转化率 灰白色 原材料成本 菊花瓣状 规模化 裂褶菌 棉籽壳 出菇 菇体 性状 生长 应用 | ||
一种白参菌株及其白参低成本栽培方法,所述白参菌株命名为裂褶菌LZJ‑4(Schizophyllum commune LZJ‑4),已在保藏单位保藏,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日期为2018年8月29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575。本发明提供的白参菌株及其栽培培养基栽培的白参性状优良,菇体呈灰白色,菊花瓣状,重叠生长。本发明的栽培培养基应用于白参规模化栽培,其生物学转化率一次出菇达21.7%,并且减少了棉籽壳的使用,缩减了原材料成本,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白参的低成本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白参(拉丁文名称Schizophyllum commune Fr.),隶属于真菌门(Eumycophy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裂褶菌科(Schizophyllaceae),裂褶菌属(Schizophyllum)。其鲜菇具有特殊浓郁香味,性平,具有滋补强壮、镇静作用,对精神不振、头昏耳鸣等症状也有明显功效。裂褶菌多糖除了是抗肿瘤的重要药物外,其多糖还能作为护肤保湿产品添加物,保湿能力较常见的保湿剂成分燕麦β-葡聚糖强,可以开发作为日用化妆品中保湿剂,此外,裂褶菌多糖还能作为新型生物絮凝剂材料,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工业及生物化学等方面,其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人工驯化栽培白参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后陆续有报道,但由于受菌种本身特性限制,为了优质高产,在培养基原材料选择上,不得不采用价格较贵的棉籽壳作为主料,导致栽培成本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宜低成本栽培的白参菌株及其白参的低成本栽培方法,在保证高产优质的基础上降低棉籽壳比例,以降低栽培成本。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白参菌株,所述的白参菌株命名为裂褶菌LZJ-4(SchizophyllumcommuneLZJ-4),已在保藏单位保藏,保藏单位名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日期为2018年8月29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575。
本发明所述白参菌株的菌丝体形态特征如下:白色,气生菌丝发达,菌丝浓密粗壮,菌落边缘整齐。
本发明采用所述裂褶菌LZJ-4培养得到白参菌株菌丝体。并采用所述裂褶菌LZJ-4栽培得到白参菌株子实体。
采用本发明所述白参菌株的白参低成本栽培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1)母种活化:将保存在冰箱中的裂褶菌LZJ-4母种转接到母种培养基上,25℃避光培养7d备用;
2)原种制作: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麦粒51~55%、木屑23~27%、麦麸18~22%、轻质碳酸钙0.5~1.5%、石膏0.5~1.5%混合配制原种培养基,搅拌均匀,控制含水量58%,装瓶、灭菌、接种活化的母种,在24℃±1℃条件下避光培养12d;
3)栽培种制作:按照质量百分比将木屑48~52%、麦麸21~25%、棉籽壳14~16%、玉米粉8~10%、糖0.5~1.5%、轻质碳酸钙0.5~1.5%、石膏0.5~1.5%混合配制栽培培养基,搅拌均匀、装袋、灭菌、冷却到常温接种制作好的原种;
4)菌丝培养:接种原种后采用胶带封袋口,放进培养室,培养条件为24℃±1℃,暗光培养9d,期间通风换气3次,每次3-5min;
5)出菇管理:菌丝培养结束后,将菌包搬进出菇房,撕开封口胶带,等待出菇;出菇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a.原基诱导阶段:温度23℃±1℃,空气湿度为89%,保持通风换气,原基诱导期2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4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蝉花人工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白参菌株及其白参短周期工厂化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