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液相色谱分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18045.3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7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宜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宜珊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相色谱分离系统 三维 高效液相色谱泵 两位六通阀 梯度混合器 重新连接 富集柱 十通阀 多维液相色谱分离 液相色谱分离柱 检测器 复杂体系样品 色谱分离能力 馏分收集器 扩展性 分离分析 分离难度 分离能力 分离状态 连接管路 色谱分离 系统管路 增加系统 进样阀 全三维 稀释液 多维 二维 高维 四维 升级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液相色谱分离系统,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泵A,高效液相色谱泵B,梯度混合器A,梯度混合器B,进样阀,两位十通阀,两位六通阀,富集柱阵列A,富集柱阵列B,液相色谱分离柱阵列,检测器,稀释液泵,馏分收集器,以及连接管路。本发明通过两位十通阀和两位六通阀进行多维分离状态的切换,实现一维、二维或三维色谱分离能力。该种三维液相色谱分离系统扩展性强,在不增加系统成本的前提下,只需要将系统管路重新连接即可升级为多维液相色谱分离系统,使系统具备四维色谱分离等更高维度的分离能力;在需要时重新连接管路又可以成为常用的全三维液相色谱分离系统。在分离难度很高的复杂体系样品分离分析中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维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普通一维色谱分离系统所能提供的有限的分辨率和峰容量很难满足对极端复杂体系样品进行全组分分离、分析的要求。多维色谱技术能极大地提高整个系统的峰容量和分离选择性,在解决成分复杂、含量不均、干扰严重、组分未知样品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已迅速成为色谱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最常见的多维液相色谱接口技术有3种:基于样品环的接口技术;基于富集柱(也称捕集柱)的接口技术;基于停留模式的接口技术。
目前,多维液相色谱分离系统主要包括停流型二维液相色谱系统、连续环切换型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和串行模式多维液相色谱系统。
停流型二维液相色谱系统运行模式为:第一维分离系统分离一段样品后停止,分离后的样品转入到第二维分离系统进行分离,第二维分离系统完成后停止,继续第一维分离系统的运行,循环往复,完成所有的分离。
连续环切换型二维液相色谱系统运行模式为:第一维分离系统分离的一段样品交给第二维分离系统进行分离,第一维分离系统继续进行第一维分离,如此往复,完成所有分离。连续环切换型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分离速度极快,但第二维液相色谱的分离受到第一维液相色谱严重制约,应用领域受到了一定限制。
串行模式多维液相色谱系统运行模式为:先运行第一维分离系统,将分离后的样品组分依次精确切割富集在多个富集柱中,第一维分离结束后,再开始第二维分离;如此往复,实现多维色谱分离。串行模式多维液相色谱系统各维色谱分离独立,互不干扰,应用范围广泛。串行模式多维液相色谱系统中富集柱的数量是该系统分离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
串行模式多维液相色谱系统以德国Sepiatec GmbH公司的全自动高通量制备型分离系统sepbox系列产品为代表,但该产品只能进行二维色谱分离,分离能力有限。
中国专利申请CN108037233A公开了一种基于同一检测器的全在线检测的多维液相色谱分离系统。该系统属于串行模式多维液相色谱系统,实现了分离过程全程可测可控,富集柱和分离柱清洁程度可以检测,适用于分离难度很高的复杂样品体系的自动化重复分析、分离与制备,便于实现单体化合物的高效制备。但是,该种系统在二维色谱分离模式中无法将全部的富集柱用于组分的富集,没有发挥全部富集柱的效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多维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保留现有多维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优点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在二维分离模式时能发挥全部富集柱的效能,又具有三维色谱分离模式的液相色谱分离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维液相色谱分离系统,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泵A,高效液相色谱泵B,梯度混合器A,梯度混合器B,进样阀,两位十通阀,两位六通阀,富集柱阵列A,富集柱阵列B,液相色谱分离柱阵列,检测器,高效液相稀释液泵,收集器,以及连接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宜珊,未经李宜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8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