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缆回收绕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88045.3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6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俊;张禄凯;范永强;崔元华;丁学军;张鹏鹏;王锋;尤校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润泽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14 | 分类号: | B65H57/14;B65H54/44;B65H63/08;B65H57/06;B65H54/28;B65H61/00;B65H67/04;B21F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废旧线缆 绕卷机构 绕卷装置 线缆回收 排线机构 切断机构 送线机构 缠绕 实时称重 线缆缠绕 线路作业 效率效益 回收 称重 成卷 成捆 绕卷 打包 切割 占用 传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回收绕卷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按线缆的前进方向依次设有切断机构、送线机构、排线机构、绕卷机构;切断机构用以切断待绕卷的线缆;送线机构实现线缆的导向和传输;排线机构能够调节线缆的高度以适用于绕卷机构上线缆的缠绕高度;绕卷机构能够将线缆缠绕成卷。本发明线缆回收绕卷装置可以将不同规格型号的废旧线缆缠绕成捆,同时对线缆团进行实时称重,并按需对线缆进行切割;该装置可在线路作业现场进行废旧线缆的回收打包,提高废旧线缆回收效率,减少人力占用,提高废旧线缆处置称重精度,提升处置效率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回收绕卷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废旧线缆的回收主要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废旧线缆拆解后,经初步聚拢或缠绕成团并集中存放。废旧线缆整理工作费时费力,效率非常低下,且形成的线缆团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极易散落,从而造成称重不准,同时也不利于盘点存放,进而造成二次装卸、搬运困难。其次,当需要对集中存放的缠绕成团的线缆进行处置时,采用的单位是米(千米),但是在之前提报废旧线缆处置计划时,统一采用的单位为吨,导致报废处置线缆与处置计划不对应,不利于废旧线缆处置计划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缆回收绕卷装置,该装置可以将不同规格型号的废旧线缆缠绕成捆,同时对线缆团进行实时称重,并按需对线缆进行切割;该装置可在线路作业现场进行废旧线缆的回收打包,提高废旧线缆回收效率,减少人力占用,提高废旧线缆处置称重精度,提升处置效率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线缆回收绕卷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按线缆的前进方向依次设有切断机构、送线机构、排线机构、绕卷机构;
所述切断机构用以切断待绕卷的线缆;
所述送线机构实现线缆的导向和传输;
所述排线机构能够调节线缆的高度以适用于绕卷机构上线缆的缠绕高度;
所述绕卷机构能够将线缆进行缠绕成卷。
优选的,所述切断机构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方形框架和第一导向轮机构;所述第一导向轮机构共有四个,四个第一导向轮机构分别与第一方形框架的四个内侧面进行固定连接,四个第一导向轮机构围成了供线缆通过的空隙;所述第一方型框架的底部与机架的顶板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切断底座,所述切断底座与机架的顶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切断底座上垂直固定设置切断立板,所述切断立板的侧面的一端固定设置切断油缸,所述切断立板的侧面的另一端固定设置静切片,所述静切片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与切断立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切断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向后固定设置有动切片,所述动切片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进行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送线机构的底部与机架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送线机构包括前后面向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四角分别通过送线支撑轴进行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送线顶板;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中下部通过若干组主动送线转轴分别支撑连接有若干组主动送线滚筒,若干组主动送线转轴位于第一侧板的外端分别设置有送线从动链轮,相邻送线从动链轮之间依次啮合并且由送线主动链轮与相邻送线从动链轮啮合进而提供传动力;
所述送线主动链轮与送线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端进行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送线液压马达通过送线液压马达座与机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中上部通过若干组被动送线转轴分别支撑连接有若干组可相对主动送线滚筒上下活动的或夹紧线缆或松开线缆的被动送线滚筒;
所述被动送线滚筒的一端上设有能够计量线缆长度的编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润泽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润泽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88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