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计量热水和凉水水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36614.X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5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里;张永安;刘建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15/06 | 分类号: | G01F15/06;G01F15/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计量 热水 凉水 水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计量热水和凉水水表,属于水表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水表用于同时对热水和凉水进行计量,包括水管接头Ⅰ、水管接头Ⅱ、滤网Ⅰ、滤网Ⅱ、滤网Ⅲ、滤网Ⅳ、旋翼Ⅰ、旋翼Ⅱ、传动轴Ⅰ、传动轴Ⅱ、锥齿轮Ⅰ、锥齿轮Ⅱ、锥齿轮Ⅲ、锥齿轮Ⅳ、传动杆Ⅰ、传动杆Ⅱ、齿轮Ⅰ、齿轮Ⅱ、齿轮Ⅲ、齿轮Ⅳ、齿轮Ⅴ、齿轮Ⅵ、齿轮Ⅶ、齿轮Ⅷ、齿轮Ⅸ、齿轮Ⅹ、旋杆Ⅰ、旋杆Ⅱ、旋杆Ⅲ、旋杆Ⅳ、旋杆Ⅴ、指针Ⅰ、指针Ⅱ、指针Ⅲ、指针Ⅳ、指针Ⅴ、水表玻璃盖、水表刻度盘、水表外壳。本发明所述水表可以同时测得热水管与凉水管水流量之和,节约了水表的个数使用,方便了对于热水和凉水流量之和的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水表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同时计量热水和凉水水表。
背景技术
水表用于用水量的计量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了,但是现有的水表类型,无论是旋翼式的机械类水表,还是电子类的智能水表,一个水表都只能用于单个水管水流量的计量,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实际生活中用户家中一般都是热水管和凉水管两根水管,按已有的水表技术,每家用户需要安装两个水表去分别计量热水管和凉水管的水流量,不仅浪费水表材料,尤其当热水管水表与凉水管水表安装位置相距较远时,也增大了读取两个水表示数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发明了一种同时计量热水和凉水水表,可以同时测得热水管与凉水管水流量之和,节约了水表的个数使用,方便了对于热水和凉水流量之和的读数。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同时计量热水和凉水水表包括水管接头Ⅰ1、水管接头Ⅱ2、滤网Ⅰ3、滤网Ⅱ4、滤网Ⅲ5、滤网Ⅳ6、旋翼Ⅰ7、旋翼Ⅱ8、传动轴Ⅰ9、传动轴Ⅱ10、锥齿轮Ⅰ11、锥齿轮Ⅱ12、锥齿轮Ⅲ13、锥齿轮Ⅳ14、传动杆Ⅰ15、传动杆Ⅱ16、齿轮Ⅰ17、齿轮Ⅱ18、旋杆Ⅰ19、齿轮Ⅲ20、齿轮Ⅳ21、旋杆Ⅱ22、齿轮Ⅴ23、齿轮Ⅵ24、旋杆Ⅲ25、齿轮Ⅶ26、齿轮Ⅷ27、旋杆Ⅳ28、齿轮Ⅸ29、齿轮Ⅹ30、旋杆Ⅴ31、指针Ⅰ32、指针Ⅱ33、指针Ⅲ34、指针Ⅳ35、指针Ⅴ36;水表两边分别通过水管接头Ⅰ1、水管接头Ⅱ2与热水管和凉水管连接,水管接头Ⅰ1、水管接头Ⅱ2固定在外壳体上,水管接头Ⅰ1的两端设有滤网Ⅰ3和滤网Ⅲ5,水管接头Ⅱ2的两端设有滤网Ⅱ4和滤网Ⅳ6;水管接头Ⅰ1、水管接头Ⅱ2的内部分别设有旋翼Ⅰ7、旋翼Ⅱ8,旋翼Ⅰ7通过传动轴Ⅰ9与锥齿轮Ⅰ11连接,旋翼Ⅱ8通过传动轴Ⅱ10与锥齿轮Ⅱ12连接,锥齿轮Ⅰ11与锥齿轮Ⅲ13、锥齿轮Ⅳ14啮合,锥齿轮Ⅱ12与锥齿轮Ⅲ13、锥齿轮Ⅳ14啮合;传动杆Ⅰ15一端固定在锥齿轮Ⅲ13上,传动杆Ⅱ16一端固定在锥齿轮Ⅳ14上,传动杆Ⅰ15、传动杆Ⅱ16另一端都固定在齿轮Ⅰ17上;指针Ⅰ32、齿轮Ⅲ20、齿轮Ⅱ18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旋杆Ⅰ19上,齿轮Ⅱ18与齿轮Ⅰ17啮合,齿轮Ⅰ17带动齿轮Ⅱ18旋转,齿轮Ⅱ18每旋转一周,旋杆Ⅰ19、齿轮Ⅲ20、指针Ⅰ32也旋转一周;指针Ⅱ33、齿轮Ⅳ21、齿轮Ⅴ23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旋杆Ⅱ22上,齿轮Ⅲ20与齿轮Ⅳ21啮合,齿轮Ⅲ20带动齿轮Ⅳ21旋转,齿轮Ⅳ21每旋转一周,旋杆Ⅱ22、齿轮Ⅴ23、指针Ⅱ33也旋转一周;指针Ⅲ34、齿轮Ⅶ26、齿轮Ⅵ24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旋杆Ⅲ25上,齿轮Ⅴ23与齿轮Ⅵ24啮合,齿轮Ⅴ23带动齿轮Ⅵ24转动,齿轮Ⅵ24每旋转一周,旋杆Ⅲ25、齿轮Ⅶ26、指针Ⅲ34也旋转一周;指针Ⅳ35、齿轮Ⅷ27、齿轮Ⅸ29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旋杆Ⅳ28上,齿轮Ⅶ26与齿轮Ⅷ27啮合,齿轮Ⅶ26带动齿轮Ⅷ27转动,齿轮Ⅷ27每旋转一周,旋杆Ⅳ28、齿轮Ⅸ29、指针Ⅳ35也旋转一周;指针Ⅴ36、齿轮Ⅹ30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旋杆Ⅴ31上;齿轮Ⅸ29与齿轮Ⅹ30啮合,齿轮Ⅸ29带动齿轮Ⅹ30转动,齿轮Ⅹ30每旋转一周,旋杆Ⅴ31、指针Ⅴ36也旋转一周;指针Ⅰ32、指针Ⅱ33、指针Ⅲ34、指针Ⅳ35、指针Ⅴ36固定在水表刻度盘38上,水表刻度盘38上刻有与每个指针对应的刻度数值;所有部件位于外壳体内。
本发明所述锥齿轮Ⅰ11、锥齿轮Ⅱ12、锥齿轮Ⅲ13、锥齿轮Ⅳ14的齿轮半径大小相同;锥齿轮Ⅰ11、锥齿轮Ⅱ12的转速之和等于齿轮Ⅰ17转速的两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66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排放通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光电水表板卡的桥形遮光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