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负荷管理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5233.6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9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祎巍;林伟斌;匡晓云;崔超;李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负荷 管理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负荷管理设备,除了包括通信模块,用于采集电力负荷信息的采集模块,用于执行控制命令的控制模块,处理器模块之外,还包括分别与通信模块、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处理器模块连接的安全模块,即安全模块作为电力负荷管理设备的核心,在接收到通信模块传输的业务信息后,判断业务信息是否为预设业务信息,如果是,则按预设规则处理预设业务信息,如果否,则将业务信息发送至处理器模块。安全模块相对于处理器模块而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以安全模块作为电力负荷管理设备的核心,避免了数据被恶意篡改以及执行错误的命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力负荷管理方法,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负荷管理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负荷管理设备的主要功能为采集各路电路的电压与电流、计算各路功率负载、对超负荷的线路进行拉闸等。目前,电力负荷管理设备的结构有三种,具体可参见图1、图2及图3。
图1为现有技术中第一种电力负荷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第二种电力负荷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第三种电力负荷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一种现有技术中的电力负荷管理设备由通信模块1,采集模块2,控制模块3,外设模块6以及分别与通信模块1、采集模块2、控制模块3和外设模块6连接的处理器模块4组成,处理器模块4作为整个电力负荷管理设备的核心,用于处理从通信模块1接收的业务信息、对采集模块2采集的信息做处理等,电力负荷管理设备中传输的信息及内部程序均未得到保护,易于受到病毒攻击。
如图2所示,第二种现有技术中的电力负荷管理设备在第一种现有技术中的电力负荷管理设备的基础上增设了与处理器模块4连接的安全模块5,处理器模块4是电力负荷管理设备的核心,当接收到敏感业务时,处理器模块4借助安全模块验证敏感业务中指令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并根据指令对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进行相应的操作。如图3所示,第三种现有技术中的电力负荷管理设备在第一种现有技术中的电力负荷管理设备的基础上,在通信模块1和处理器模块4之间增设了安全模块5,安全模块5对所有进入电力负荷管理设备的信息进行解密、对所有发出的信息进行加密,属于信道加密,处理器模块4接收经安全模块5解密和验证后的指令并执行,当涉及敏感业务时,处理器模块4根据指令对采集模块2和控制模块3进行相应的操作。
图2和图3所示的方案中存在以下风险:当处理器模块4被恶意代码控制时,安全模块5易被“旁路”,即处理器模块4不向安全模块5验证指令的真伪直接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模块4被恶意代码控制时,处理器模块4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篡改,如果处理器模块4将采集模块发来的数据篡改后发给安全模块5进行机密性和完整性保护,外界无法得知数据被篡改。
因此,如何保证电力负荷管理设备中信息和程序不被恶意篡改,提高电力负荷管理设备的安全性,保证电力负荷管理的正常运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负荷管理设备及方法,用于保证电力负荷管理设备中信息和程序不被恶意篡改,提高电力负荷管理设备的安全性,保证电力负荷管理的正常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负荷管理设备,包括通信模块,用于采集电力负荷信息的采集模块,用于执行控制命令的控制模块,处理器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所述采集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的安全模块;
其中,所述安全模块在接收到所述通信模块传输的业务信息后,判断所述业务信息是否为预设业务信息,如果是,则按预设规则处理所述预设业务信息,如果否,则将所述业务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器模块。
可选地,所述安全模块具体包括加密芯片、安全芯片和密码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通信模块具体包括以太网通信模块、GPRS通信模块、RS485通信模块、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和红外通信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5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