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控制大数据中心运算单元功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2912.X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0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薛雄伟;佟双;王晓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真相电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石松 |
主分类号: | G06F7/48 | 分类号: | G06F7/48 |
代理公司: | 11541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海力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算单元 动态负载 上位机控制 电阻负载 动态控制 负载保持 控制指令 数据中心 消耗能量 整体负载 状态变化 固定的 每一级 功耗 受控 指令 恢复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控制大数据中心运算单元功耗的方法,包括运算单元接受上位机控制指令,运算单元根据控制指令改变工作状态。同一级中的各个运算单元将改变后的工作状态发给控制单元,或,同一级中的某一个运算单元将改变后的工作状态发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运算单元状态变化调整动态负载。动态负载完成变化,此级运算单元整体负载恢复稳定。有益效果:通过增加控制的方法,将固定的电阻负载改为可受控的动态负载,使得负载可以根据运算单元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或者彻底关闭,使运算单元网络中每一级运算单元负载保持稳定,同时在运算单元正常工作之后,不再消耗能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动态控制大数据中心运算单元功耗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IoT等技术的发展,数据运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运算的密度和强度也越来越大,对数据中心(IDC)的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应用需求的运算能力不断提高,单一运算单元/芯片(以下简称运算单元)已经无法满足计算要求,所以需要将运算单元以一定形式组成一个运算网络,基于电路的简化和可实现性,树状的并联结构会带来电流过大以及控制复杂的问题,所以,现在常用的办法一般是将运算单元以链状结构串联组合,包括供电和控制信号、数据信号,都是以层级传递的方法分配。
数据中心运算单元的串联组合供电方式虽然解决了芯片组网的问题,但是也引入了其他麻烦,如果运算单元同时启动的话,峰值电流太大,会给供电单元带来不可克服的冲击,分批次启动的话,运算单元各电压分级之间负载又会不均匀,功率分配不均匀,造成各级电压异常。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动态控制大数据中心运算单元功耗的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动态控制大数据中心运算单元功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运算单元接受上位机控制指令。
第二步,运算单元根据控制指令改变工作状态。
第三步,同一级中的各个运算单元将改变后的工作状态发给控制单元,或,同一级中的某一个运算单元将改变后的工作状态发给控制单元。
第四步,控制单元根据运算单元状态变化调整动态负载。
第五步,动态负载完成变化,此级运算单元整体负载恢复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动态负载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负载为兼顾电源同级多芯片状态控制动态负载。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负载为电源同级多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负载为电阻和双极性三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负载为电阻和场效应管。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负载为双极性三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动态负载为场效应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增加控制的方法,将固定的电阻负载改为可受控的动态负载,使得负载可以根据运算单元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或者彻底关闭,使运算单元网络中每一级运算单元负载保持稳定,同时在运算单元正常工作之后,不再消耗能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真相电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石松,未经真相电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石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29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