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虱螨脲油悬浮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8045.5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4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尹碧波;孙涛;崔可新;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汇平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34 | 分类号: | A01N47/34;A01N25/04;A01N25/30;A01P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剂 虱螨脲 油悬浮剂组合物 矿物油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 油悬浮剂 增稠剂 制备 施用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虱螨脲油悬浮剂的制作方法,其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组分:第一表面活性剂5.25~10.75%;第二表面活性剂5.25~10.75%;增稠剂:1.125~3.25%;矿物油补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施用相同药含量的情况下,药效更好,对环境更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虱螨脲油悬浮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杀虫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悬浮剂是指将固体农药原药以5μm以下的微粒均匀分散于油中的制剂,具有粒径小、活性表面积大、制剂渗透力强、成本低、药效高并且因为原药持续释放,所以不容易发生由于单位面积内原药含量过高而产生的药害。并且由于制剂中油溶剂,对环境友好并能提高药效等优点。所以在针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现代农药来说油悬浮剂是大势所趋的产品。
虱螨脲最新一代取代脲类杀虫剂。药剂通过作用于昆虫幼虫、阻止脱皮过程而杀死害虫,尤其对果树等食叶毛虫有出色的防效,对蓟马、锈螨、白粉虱有独特的杀灭机理,适于防治对合成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害虫。药剂的持效期长,有利于减少打药次数;对作物安全,玉米、蔬菜、柑橘、棉花、马铃薯、葡萄、大豆等作物均可使用,适合于综合虫害治理。药剂不会引起刺吸式害虫再猖獗,对益虫的成虫和扑食性蜘蛛作用温和。药效持久,耐雨水冲刷,对有益的节肢动物成虫具有选择性。用药后,首次作用缓慢,有杀卵功能,可杀灭新产虫卵,施药后2~3天见效果。对蜜蜂和大黄蜂低毒,对哺乳动物虱螨低毒,蜜蜂采蜜时可以使用。比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相对更安全,对花蓟马幼虫有良好防效;可阻止病毒传播,可有效控制对菊酯类和有机磷有抗性的鳞翅目害虫,且有选择性,长持性,对后期土豆蛀茎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虱螨脲油悬浮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虱螨脲油悬浮剂组合物,其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组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增稠剂为有机膨润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异丙醇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表面活性剂为嵌段脂肪醇聚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续相为矿物油。
一种如前述的虱螨脲油悬浮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虱螨脲、第一表面活性剂、第二表面活性剂、增稠剂和连续相混匀后,研磨至粒径为1~5μm后出料,包装。
或将增稠剂和连续相配制成溶液后,与虱螨脲、第一表面活性剂、第二表面活性剂混匀,研磨至粒径为1~5μm后出料,包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增稠剂和连续相配制成溶液后,增稠剂的质量分数为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使用本发明提供制备方法能生产出合格25%虱螨脲油悬浮剂,其具有以下特性:
在相同原药使用的情况下,由于增效剂的存在,增加了润湿渗透性能,从而具有更高的药效,并且由于增效剂本身可降解,对环境友好,增加药效后,原药的需求施用量对同时减少,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汇平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汇平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8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