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附件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23793.8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0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惠宝军;张宇航;傅明利;徐阳;侯帅;黄锋;刘通;卓然;王邸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梁顺宜;郝传鑫 |
地址: | 5106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附件 金属电极 旋钮 阻抗传感器 分压电路 电容 电源 电阻 局部放电检测装置 局部放电检测器 负极连接 正极 电阻连接 绝缘状态 第一端 评估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胶附件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包括:电源、第一电阻、分压电路、橡胶附件试样、电容、阻抗传感器以及局部放电检测器;第一电阻与电源的正极和分压电路连接,分压电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电容与第一电阻连接,电容还与阻抗传感器连接,阻抗传感器还与局部放电检测器连接;橡胶附件试样包括第一旋钮、第一金属电极、橡胶附件、第二旋钮、第二金属电极以及第三旋钮;其中,第一旋钮设于第一金属电极的外部,橡胶附件设于第一金属电极与第二金属电极之间,橡胶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旋钮和第三旋钮,第一金属电极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金属电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更好的评估橡胶附件的绝缘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局部放电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附件局部放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与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相对于架空线路,电力电缆线路具有非常多的优越性,然而由于电缆线路的不断增多,电缆故障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电缆和橡胶附件之间的界面压力问题和橡胶附件内部的环向应力问题被认为是造成电缆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橡胶附件在配合于电缆本体后,橡胶附件同时受到切向力和法向力这两种材料应力的影响,法向力就是界面压力,切向力就是环向应力。电缆和橡胶附件之间的界面压力和橡胶附件内部的环向应力是保证电缆绝缘状态和电气性能的关键参数,不恰当的应力会造成严重的场强畸变,而局部放电测量被认为是电缆及附件绝缘状态评估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在不同应力情况下检测局部放电,能够更好的评估电缆绝缘状态。但是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外置电磁耦合法测量橡胶附件的局部放电,通过将传感器安装在橡胶附件的外部,只检测实际的局部放电情况,并不能同步检测应力,应用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导致橡胶附件的绝缘状态评估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附件局部放电检测装置,能有效模拟不同应力下的电缆附件在运行状态时的局部放电行为,更好的评估橡胶附件的绝缘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橡胶附件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包括:电源、第一电阻、分压电路、橡胶附件试样、电容、阻抗传感器以及局部放电检测器;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示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
所述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阻抗传感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阻抗传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阻抗传感器还与所述局部放电检测器连接;
所述橡胶附件试样包括第一旋钮、第一金属电极、橡胶附件、第二旋钮、第二金属电极以及第三旋钮;其中,所述第一旋钮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的外部,所述橡胶附件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与所述第二金属电极之间,所述第一旋钮用于给所述橡胶附件施加界面压力;所述橡胶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旋钮和所述第三旋钮,所述第二旋钮和所述第三旋钮用于给所述橡胶附件施加环向应力;所述第一金属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电极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橡胶附件局部放电检测装置,通过电源给橡胶附件试样中第一金属电极和第二金属电极通电,再通过第一旋钮给所述橡胶附件施加界面压力,并通过第二旋钮和第三旋钮给所述橡胶附件施加环向应力,从而通过阻抗传感器检测到不同应力情况下橡胶附件的局部放电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检测实际的局部放电情况,并不能同步检测应力,导致橡胶附件的绝缘状态评估受到一定限制问题,能有效模拟不同界面压力和环向应力下的电缆附件在运行状态时的局部放电行为,更好的评估橡胶附件的绝缘状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旋钮、所述第二旋钮和所述第三旋钮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刻度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3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