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动力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5037.0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0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于子良;张文明;杨珏;任坤华;李小满;刘冲;薛龙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11/06 | 分类号: | B61H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输入轴 制动摩擦片 轨道车辆 减速器 减速器外壳 动力总成 原动机 动力传动机构 动力牵引装置 动力总成结构 制动减速器 车辆动力 传动连接 合理设置 同步转动 制动装置 轴向运动 分体式 总成本 紧凑 | ||
本发明涉及车辆动力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动力总成,包括原动机、减速器以及制动摩擦片,减速器包括动力输入轴和减速器外壳,动力输入轴与原动机之间传动连接,且动力输入轴连接制动摩擦片,使得动力输入轴与制动摩擦片同步转动;制动摩擦片可相对动力输入轴的轴向运动并固定在减速器外壳上。本发明的轨道车辆动力总成,其通过制动摩擦片制动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合理设置了动力牵引装置与制动装置之间的关系,进而可以使得整个轨道车辆动力总成结构紧凑,解决当前轨道车辆分体式结动力传动机构结构复杂、庞大、经济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动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世界铁路高速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轨道交通在人们的出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世界范围内,各国运行在钢轨上运行有高铁、地铁、普客车、牵引机车、货车、工程运营维修车等众多轨道车辆。
轨道车辆在轨道上要安全可行运行,无疑离不开牵引动力装置和制动制动装置这两套重要系统。其中,轨道车辆的运动是依靠轨道牵引动力装置。具体的,电机等原动机连接减速器以降低输出转速、增大力矩后驱动各种轨道车辆的轮对在轨道上运动。另外,作为轨道交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轨道车辆不但要能安全运动,还必须在需要停止的时候有一套可靠的制动系统,促使轨道车辆安全停车。
请参见图1,其中包括了一种现有的轨道车辆的牵引动力装置,包括了车轮1、车轴2、减速器3,原动机4,动力传动路线为:原动机4与减速器3连接,以驱动减速器3;其中,减速器3输出端的齿轮与车轴2固定连接,进而可驱动车轴2转动,并通过车轴2将动力传递给车轮1,推动车轮1在轨道上行驶。
此外,图1中还显示有轨道车辆制动装置,包括夹紧气缸5、制动摩擦片6、制动盘7,其中夹紧气缸5与制动摩擦片6固定连接,而制动盘7与车轴2固定连接。该种轨道车辆制动装置制动的方式通常称为轮盘制动,其制动过程为:当需要制动时,夹紧气缸5驱动制动摩擦片6压紧制动盘7,阻碍制动盘7旋转,从而也就限制了车轮1的旋转,从而使轨道车辆制动;当需要驱动轨道车辆运动时,则由紧气缸5驱动制动摩擦片6脱离制动盘7,解除制动盘7旋转阻碍,从而轨道车辆可运动。
请参见图2,其给出了另外一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轨道车辆制动装置,在制动时,制动闸瓦6-2在夹紧气缸(附图2中未示出)的驱动下,压紧车轮2的踏面,从而抑制轨道车辆的运动。其往往和图1中给出的轨道车辆的牵引动力装置配合。
以上现有技术中提到的轨道车辆的牵引动力装置和轨道车辆制动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驱动与制动互相独立,从而结构复杂、庞大、经济性差。并且,对于附图2中的轨道车辆制动装置,制动闸瓦6-2与车轮的踏面长期摩擦,将会损坏车轮的圆度及表面质量,导致轨道车辆运行振动加大,降低车轮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动力总成,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轨道车辆的驱动和制动互相独立导致的结构复杂、庞大、经济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动力总成,包括原动机、减速器以及制动摩擦片,所述减速器包括动力输入轴和减速器外壳,所述动力输入轴与所述原动机之间传动连接,且所述动力输入轴连接所述制动摩擦片,使得所述动力输入轴与所述制动摩擦片同步转动;所述制动摩擦片可相对所述动力输入轴的轴向运动并固定在所述减速器外壳上。
优选的,所述制动摩擦片包括第一制动摩擦片和第二制动摩擦片,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与所述动力输入轴同轴设置;且在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和所述动力输入轴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键槽,另一设置有与所述键槽配合的键;所述第二制动摩擦片与所述减速器外壳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键槽,另一设置有与所述键槽配合的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5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涡流制动器
- 下一篇:弓网燃弧光学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