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携带HER2/ERBB突变抗原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7612.1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3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卢敬;刘未辰;杨曼;高倩;冯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斯晨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864 | 分类号: | C12N15/864;C12N5/10;A61K3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黄健仪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 突变抗原 构建 基因 腺相关病毒载体 免疫药物 衍生产品 携带 通过点 野生型 可用 制备 突变 应用 癌症 治疗 成功 | ||
本发明是一种携带HER2/ERBB Y1191/1192G突变抗原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AAV/HER2是在发明人已经成功构建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骨架中插入HER2抗原基因得到野生型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再通过点突变得到具有HER2/ERBB Y1191/1192G突变抗原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本发明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及其衍生产品可用来制备免疫药物,治疗表达HER2基因的癌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中的载体及其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携带HER2/ERBB Y1191/1192G突变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及其构建方法以及其在制备抗 HER2/ERBB阳性的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HER2分子是癌基因ERBB2的编码产物,其编码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7q21, 起始于35109922位点,终末于35138436位点,基因共28 515bp,转录出全长为4 624nt的mRNA,从5′端起长238nt的序列为5′端调控区,起始密码子位于第 289~291碱基处,编码区长为3768nt,加尾信号位点在4519~4 524nt区域内,4 539~4 624nt区域为polyA。编码蛋白长1255氨基酸,前653氨基酸为胞外区, 654~675氨基酸的区域为穿膜区,676~1 255氨基酸区域为胞内区,分子量约为185 ku,是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跨膜蛋白,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成员。
HER2与其他受体结合成异二聚体发挥信号转导功能,相比不含HER2的二聚体信号更强;另一方面,HER2的异二聚体大大减弱了EGFR与cab1的偶联, 减少了EGFR在细胞内吞过程中的降解,促进EGFR循环回到细胞膜,使EGFR 在细胞膜过度表达,加速了细胞的增殖,导致肿瘤形成和增长加快。
HER2通过多种细胞内分子参与信号转导,其主要下游物质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MAP)激酶、PI3激酶、C-src、Shc及Grb2等;HER2介导的胞内信号途径主要包括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途径、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及丝-苏氨酸激酶(AKT) 途径,HER2介导的另一信号途径为在细胞存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PI-3K/AKT途径。HER2过表达可激活AKT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持续活化的AKT和NF-κB能导致抗凋亡级联反应,使癌细胞产生对TNF-α的抗性,降低宿主对肿瘤的防御能力。有研究显示,在MCF-7人乳癌细胞内转染入HER2基因后,可以看到DNA合成增加50%~70%,细胞生长速度增长30%~50%,软琼脂中生长速度增长225%,裸鼠中致癌性和转移能力增加。
因此,HER2蛋白是癌症主动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理论上,HER2疫苗能特异性激发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使其成为抗肿瘤治疗的理想靶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安全性高、携带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ERBB)抗原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rAAV)载体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携带HER2/ERBB Y1191/1192G突变抗原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其特征在于:将腺相关病毒载体中的腺相关病毒的结构基因替换为 HER2/ERBBY1191/1192G突变抗原基因得到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
本发明通过对该蛋白1191位和1192位用PCR法点突变,使得其在转染后能够大大降低磷酸化比例,从而降低致癌风险,但保留其免疫活性,实现预防和治疗癌症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斯晨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斯晨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7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