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集光纤阵列光谱合束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6999.0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3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飞博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30 | 分类号: | G02B27/30;G02B27/0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姜龙;唐雪娇 |
地址: | 20182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集 光纤 阵列 光谱 束装 方法 | ||
1.一种密集光纤阵列光谱合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光纤阵列(1)和缩束准直光学系统(2),所述的缩束准直光学系统(2)包括第一光学元件(21)和第二光学元件(22),所述第一光学元件(21)和第二光学元件(22)都为平-凸非球面透镜,所述的第一光学元件(21)为慢轴准直镜,焦距为f1,f120mm,所述的第二光学元件(22)为快轴准直镜,焦距为f2,f25000mm,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缩束准直光学系统(2)之后的转换透镜,所述转换透镜的焦距大于f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集光纤阵列光谱合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换透镜(3)和/或至少一个光栅(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集光纤阵列光谱合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缩束光学系统中的第一光学元件(21)和第二光学元件(22)对所用光纤激光透过率90%,双面镀有针对所用光纤激光对应波段的增透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集光纤阵列光谱合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阵列(1)由2根以上数量的光纤组成,每根光纤输出头部位均熔接石英端帽,所述的光纤阵列(1)中所有光纤平行排列,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集光纤阵列光谱合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4)为一个光栅,所述转换透镜(3)的焦距为f,且ff1f2,且满足其中θ为光栅(4)的光栅衍射角,Δx为光栅(4)的光栅间距,d为光栅(4)的光栅常数,Δλ为光栅(4)的光栅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密集光纤阵列光谱合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21)位于所述的光纤阵列(1)后f1处,所述的第二光学元件(22)位于所述的第一光学元件(21)后f1+f2处,所述的转换透镜(3)位于所述第二光学元件(22)后f2+f处,所述的光栅(4)位于所述转换透镜(3)后f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集光纤阵列光谱合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4)为2个平行放置的光栅;所述的光纤阵列还包括准直镜阵列(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密集光纤阵列光谱合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光学元件(22)位于所述的第一光学元件(21)后f1+f2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集光纤阵列光谱合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换透镜(3),焦距为f;所述第一光学元件(21)和第二光学元件(22)为棱镜,所述第一光学元件(21)和所述第二光学元件(22)的顶角上下颠倒放置,所述的转换透镜(3)位于所述第二光学元件(22)后f处,所述的光栅(4)位于所述转换透镜(3)后f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集光纤阵列光谱合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栅为多层介质膜光栅,对所用激光衍射效率90%。
11.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一种密集光纤阵列光谱合束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慢轴准直镜和快轴准直镜分别对激光进行慢轴和快轴准直,所述慢轴准直镜为长焦距平-凸非球面透镜,焦距为f1,f120mm,所述快轴准直镜为短焦距平-凸非球面透镜,焦距为f2,f25000mm,所述长焦距透镜和短焦距透镜同时组成缩束系统对激光进行缩束,并且采用转换透镜,对缩束后的激光进行合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飞博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飞博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69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赫兹涡旋光束产生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多点扫描收集光学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