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煅烧牡蛎壳粉治理废水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8175.0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6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卫红;姚志通;孙叶芳;周溶冰;叶昆;胡瑶;李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C09K17/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31003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牡蛎壳粉 煅烧 土壤重金属污染 废水 重金属 土壤 重金属污染治理 沉淀反应 胶体粒子 混匀 治理 | ||
1.一种用煅烧牡蛎壳粉治理废水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牡蛎壳粉在高温下煅烧,得到煅烧牡蛎壳粉,将煅烧牡蛎壳粉均匀的投入到废水中,或将煅烧牡蛎壳粉加入到土壤中混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煅烧牡蛎粉治理废水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牡蛎壳粉粒径在2-10μm之间,牡蛎壳粉的煅烧温度为800℃或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煅烧牡蛎粉治理废水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废水中的重金属为Pb2+时,将废水pH调节为7,煅烧牡蛎壳粉添加量为0.125g·L-1;当废水中的重金属为Cd2+时,将废水pH为5,煅烧牡蛎壳粉添加量为0.125g·L-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煅烧牡蛎粉治理废水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土壤中的重金属为Cd和Pb时,煅烧牡蛎壳粉的添加量为80g·kg-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煅烧牡蛎粉治理废水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煅烧牡蛎壳粉加入到土壤中混匀后,每天在土壤上浇水,连浇30天,每天的浇水量按100-200L水:1㎡土壤表面积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煅烧牡蛎粉治理废水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煅烧牡蛎壳粉先跟生物炭粉和羟基磷灰石粉混合均匀,得到复合钝化剂,之后将复合钝化剂均匀的投入到废水中,或将复合钝化剂加入到土壤中混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煅烧牡蛎粉治理废水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钝化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煅烧牡蛎壳粉 80份,
生物炭粉 30份,
羟基磷灰石粉 25份。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煅烧牡蛎粉治理废水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煅烧牡蛎壳粉、生物炭粉和羟基磷灰石粉的粒径在2-10μ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煅烧牡蛎粉治理废水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土壤中的重金属为Cd和Pb时,复合钝化剂中的添加量为135g·kg-1。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煅烧牡蛎粉治理废水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钝化剂加入到土壤中混匀后,每天在土壤上浇水,连浇30天,每天的浇水量按10-20L水:1㎡土壤表面积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81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土壤修复治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除渣功能的土壤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