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烟气处理方法及工业烟气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9904.8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8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天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40 | 分类号: | B01D53/40;B01D53/50;B01D53/56;B01D53/68;B01D53/75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张兵兵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烟气 脱硫剂 脱硫 处理系统 酸性气体 脱硫反应 脱硫烟气 脱硝反应 脱硝 脱硫处理过程 脱硫反应过程 充分混合 脱硫效果 烟气排放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烟气处理方法及工业烟气处理系统,属于烟气排放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工业烟气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工业烟气、脱硫剂、氨混合后进行脱硫处理,得到脱硫烟气;然后将得到的脱硫烟气进行脱硝处理,即得。本发明的工业烟气处理方法包括脱硫处理过程和脱硝处理过程,在脱硫处理之前,将工业烟气与脱硫剂及氨混合,这样在脱硫处理时,除了脱硫剂可以与工业烟气进行脱硫反应除去其中的酸性气体,氨也可以与部分酸性气体反应进行脱硫反应,大大提高了脱硫效果。另外,氨与工业烟气混合,也可以使得氨在脱硫反应过程中与工业烟气最大限度地充分混合,有利于在后续的脱硝反应过程中提高脱硝反应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烟气处理方法及工业烟气处理系统,属于烟气排放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上的烟气处理通常需要进行脱硫、脱硝、除尘等处理。现有技术中很多工业烟气处理都是将这三种处理独立进行,导致需要的设备庞大,工艺复杂,投资成本非常大。
为了简化工艺、降低成本,将三种处理技术联合使用具有比较好的效果。申请公布号为CN10523364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燃煤锅炉除尘脱硫脱硝复合工艺,燃煤锅炉的烟气由省煤器出口和省煤器上腔内抽出的烟气混合在一起,温度为300-500℃,经挡板除尘器预除尘去掉40-50%的粉尘后,依次进入Dg250多管除尘器和Dg160多管除尘器内,并把脱硫剂仓内脱硫剂及Dg250多管除尘器灰斗排出的部分粗粉尘和未反应的脱硫剂一起喷入Dg250多管除尘器进气仓腔内,进行除尘脱硫,脱硫剂为CaO,除尘后的烟气再进入陶瓷过滤膜过滤器,还原剂仓同时向陶瓷过滤膜过滤器内喷入还原剂。
微孔陶瓷过滤管是支撑体,过滤膜是高温硅酸铝纤维软纸,过滤膜表面缠绕碳纤维,工作时过滤膜表面的粉尘层形成过滤层,阻止了粉尘进入微孔陶瓷过滤管内。该脱硫脱硝复合工艺具有联合脱硫脱硝并除尘的特点,工艺相对简单。但是,该工艺仍然存在脱硝效率较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硝效果好的工业烟气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烟气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工业烟气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方案1:一种工业烟气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工业烟气、脱硫剂、氨混合进行脱硫处理,得到脱硫烟气;
2)然后将步骤1)得到的脱硫烟气进行脱硝处理,即得。
本发明的工业烟气处理方法包括脱硫处理过程和脱硝处理过程,在脱硫处理之前,将工业烟气与脱硫剂及氨混合,这样在脱硫处理时,除了脱硫剂可以与工业烟气进行脱硫反应除去其中的酸性气体,氨也可以与部分酸性气体反应进行脱硫反应,大大提高了脱硫效果。另外,氨与工业烟气混合,也可以使得氨在脱硫反应过程中与工业烟气最大限度地充分混合,有利于在后续的脱硝反应过程中提高脱硝反应的效率。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步骤1)中工业烟气的温度为290-400℃,优选为330-380℃。进一步优选为350-380℃。该工业烟气是将工业排放的烟气进行降温后得到的。工业排放的烟气温度为520-540℃。工业排放的烟气中SOx的含量为2000mg/Nm3。NOx的含量为3000mg/Nm3。粉尘含量为1500mg/Nm3。
方案3:在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脱硫剂为石灰、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优选为石灰石、生石灰或者熟石灰。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石灰为氢氧化钙。
方案4:在方案1的基础上,步骤1)中的脱硫剂为粉料。
步骤2)中的石灰为粉料。所述石灰为氢氧化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天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市天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99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