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贡柑的嫁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5331.1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1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山县德福农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 |
代理公司: | 贺州市鸿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4 | 代理人: | 杨如增 |
地址: | 542699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嫁接 贡柑 接穗 砧木 应用前景广阔 方块芽接 柑橘产业 技术支撑 萌动状态 品种特性 存活率 接穗芽 根系 砧苗 枝接 新鲜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贡柑的嫁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S1,嫁接时期:贡柑春季嫁接在砧木芽萌动露绿而接穗芽尚未萌动或即将萌动状态时、15~30℃温度下进行;步骤S2,砧木和接穗的质量:选择粗壮、根系强大的砧苗和新鲜的接穗;步骤S3,嫁接方法:采用方块芽接或插皮枝接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能够保证贡柑优良品种特性,嫁接果苗的存活率达到95%以上,应用前景广阔,为加速柑橘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贡柑的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贡柑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中国柑 王”等荣誉称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纯正贡柑果形靓丽、果色金黄、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 甜香蜜、高糖低酸、风味浓郁,它集中了橙类外形美和贡柑肉质细嫩、易剥皮的双重优点。
在贡柑上,一般田间嫁接技术只能利用老熟、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接穗枝梢进行嫁接,很少利用幼嫩、未老熟 的接穗枝梢进行嫁接,否则其成活率非常低。试管中培养的茎尖嫁接或微芽嫁接苗虽然可利用很幼嫩的接穗进行嫁接,但其要求砧木幼嫩,而且只能在试管中进行培养。对于贡柑嫩芽的嫁接,由于贡柑嫩芽是贡柑植株萌发不久的新梢,此时新梢尚未老熟,木质化程度很低,不能够很好地实现贡柑嫩芽的嫁接。因此,如何低成本、高成活率、短时间地将贡柑优良无性系嫁接苗进行培育和种植是当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贡柑的嫁接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贡柑的嫁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嫁接时期:贡柑春季嫁接在砧木芽萌动露绿而接穗芽尚未萌动或即将萌动状态时、15~30℃温度下进行;
步骤S2,砧木和接穗的质量:选择粗壮、根系强大的砧苗和新鲜的接穗;
步骤S3,嫁接方法:采用下述方块芽接或插皮枝接法:
(1)方块芽接法:夏季芽接,在接穗上割切长1.8~2.5厘米、宽1~1.2厘米的方块形芽片,按照接芽长度横割砧木皮层,在右面竖割一刀掀开皮层,取下接穗上接芽装入,使右面切口互相对齐,在接芽左方将砧木皮层切去一块,用留下的砧木皮层包住接芽并绑缚;
(2)插皮枝接法:春季枝接,在离地面10厘米左右处剪断砧木,将断面一侧的皮层竖切一刀,把带有2~3芽的接穗下端削一长约2.5~3厘米的斜面,再在其反面削一长0.6厘米的短斜面,把接穗的长削面向着砧木木质部插入砧木皮层内,用塑膜条绑缚严密保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能够保证贡柑优良品种特性,嫁接果苗的存活率达到95%以上,应用前景广阔,为加速柑橘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S1中贡柑春季嫁接在砧木芽萌动露绿而接穗芽尚未萌动或即将萌动状态时、20℃温度下进行。
进一步,步骤S3中芽接的接穗随接随采;枝接的接穗提前采集,剪成前端有1~2个饱满芽的枝段,用蜡封好贮于5℃冰箱或湿沙中,随接随用。
进一步,步骤S3中夏季芽接在6~7月份新梢接近停止生长的晴天进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贡柑的嫁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嫁接时期:贡柑春季嫁接要在砧木芽萌动露绿而接穗芽尚未萌动或即将萌动状态时进行。在15~30℃温度下贡柑嫁接面能产生愈伤组织,以20℃时嫁接最适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山县德福农产品有限公司,未经钟山县德福农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5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瓜方形斜插嫁接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瓜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