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认证方法、用户终端及非面对面认证服务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7200.2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4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金东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S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孙昌浩;姜长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认证对象 注册信息 用户终端 认证 认证服务服务器 数据请求消息 注册请求消息 服务器接收 对象数据 服务器 令牌 初始化处理部 生物信息认证 注册响应消息 初始化消息 服务器发送 数据输入部 消息接收部 注册处理部 加密认证 接收认证 令牌生成 认证结果 生物信息 数据发送 注册结果 加密部 加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认证方法、用户终端及非面对面认证服务服务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包括:令牌生成部,生成令牌;初始化处理部,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注册初始化消息;消息接收部,从所述服务器接收认证对象数据请求消息以及注册请求消息,认证对象数据请求消息请求用于非面对面认证的认证对象数据,注册请求消息请求将在执行基于生物信息的认证的生物信息认证服务器中注册的注册信息;数据输入部,接收认证对象数据;加密部,加密认证对象数据;注册信息生成部,执行认证而生成注册信息;以及,注册处理部,将包含注册信息的注册响应消息以及加密的认证对象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并从所述服务器接收非面对面认证结果以及注册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非面对面认证技术。
背景技术
非面对面认证是利用用户的图像、指纹等来没有与用户面对面(face-to-face)而进行认证的技术,线上快速身份认证(FIDO:Fast Identity Online)认证表示利用指纹、虹膜、脸部信息等用户的生物信息而认证用户的技术。这种认证技术具有相比于现有的认证方式更简便的优点,因此其必要性在增加。
并且,最近开发了同时执行非面对面认证技术及FIDO认证技术的认证技术,通常,这种认证技术将非面对面认证及FIDO认证彼此分离而在不同的过程中执行。
但是,根据上述的认证技术,随着非面对面认证及FIDO认证分别执行,用户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易增加,从而存在难以提供要求迅速认证的服务的问题。
并且,在非面对面认证及FIDO认证彼此分离而执行的情况下,当进行非面对面认证后执行FIDO认证时,其他用户可以执行FIDO认证而存在安全上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611872号(2016.04.1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执行认证的方法、用户终端及认证服务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包括:令牌生成部,利用识别信息生成令牌;初始化处理部,向非面对面认证服务服务器发送包括所述识别信息的注册初始化消息;消息接收部,从所述非面对面认证服务服务器接收认证对象数据请求消息以及注册请求消息,所述认证对象数据请求消息请求用于非面对面认证的认证对象数据,所述注册请求消息请求将在执行基于生物信息的认证的生物信息认证服务器中注册的注册信息;数据输入部,从用户接收所述认证对象数据;加密部,利用所述令牌对所述认证对象数据进行加密;注册信息生成部,执行对于所述用户的认证而生成所述注册信息;以及,注册处理部,将包含所述注册信息的注册响应消息以及所述加密的认证对象数据发送至所述非面对面认证服务服务器,并从所述非面对面认证服务服务器接收所述非面对面认证结果以及对于所述注册信息的注册结果。
所述注册请求消息及所述注册响应消息可以包括在所述生物信息认证服务器中生成的验证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户终端还可以包括:模板生成部,提取所述认证对象数据的特征而生成认证模板;以及,存储部,存储所述令牌及所述认证模板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注册信息生成部可以利用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执行对于所述用户的认证而生成公钥及私钥对,所述注册信息包括所述公钥。
所述识别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识别信息及用户终端识别信息。
所述令牌可以包括分别对于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终端识别信息的哈希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S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S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7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