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铀矿井用增渗解堵液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9246.6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5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赵玲莉;刘亮亮;李嘉玮;崔梅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市红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28 | 分类号: | C09K8/528;C09K8/5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铀矿 井用增渗解堵液 及其 使用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铀矿井解堵技术领域,是一种铀矿井用增渗解堵液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该铀矿井用增渗解堵液,成分包括综合解堵剂Ⅰ、综合解堵剂Ⅱ和防膨顶替液。本发明所述铀矿井用增渗解堵液在使用时,先通过综合解堵剂Ⅰ解除井筒及炮眼段的无机垢污染,然后再通过综合解堵剂Ⅱ释放氢离子,使综合解堵剂Ⅱ能够获得较深的穿透,从而扩大反应面积,解除铀流通道的堵塞物、增加铀层的渗透率,最后通过防膨顶替液预防粘土矿物引起的伤害并解除近井地带存在的污染,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铀矿层堵塞问题,而且可防止地层二次污染,能够增强解堵效果,延长解堵有效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铀矿井解堵技术领域,是一种铀矿井用增渗解堵液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铀矿井地层采铀过程中,由于岩矿特征、注液特征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浸出液中Ca2+、Fe2+/总Fe及SO42-浓度过高,钻孔抽、注液量较低的现状。在注液过程中逐渐形成以硫酸盐,以及Fe和Al氢氧化物为主的沉淀物,使井筒、炮眼以及地层中深部受到堵塞污染,同时由于地层粘土矿物的运移堵塞,使得铀矿井的矿层受到了二次封堵伤害。
目前,针对以上状况,现场一般采用普通酸洗井液解决,普通酸洗井液(盐酸等)虽然能够解堵,但是解堵效果不佳,并且解堵有效时间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铀矿井用增渗解堵液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解堵技术存在解堵效果不佳和解堵有效时间较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铀矿井用增渗解堵液,成分包括综合解堵剂Ⅰ、综合解堵剂Ⅱ和防膨顶替液,综合解堵剂Ⅰ、综合解堵剂Ⅱ和防膨顶替液的体积比为2至13:1.5至7:3至4;综合解堵剂Ⅰ的原料包括盐酸和活性酸;综合解堵剂Ⅱ的原料包括深部解堵酸、酸化缓蚀剂和铁离子稳定剂;防膨顶替液的原料包括单分子膜活性剂和氯化钾。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铀矿井用增渗解堵液,成分包括综合解堵剂Ⅰ、综合解堵剂Ⅱ和防膨顶替液;综合解堵剂Ⅰ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盐酸8%至10%、活性酸1.5%至5%和余量的水;综合解堵剂Ⅱ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深部解堵酸2%至5%、酸化缓蚀剂1%至2%、铁离子稳定剂1%至2%和余量的水;防膨顶替液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单分子膜活性剂0.3%至1%、氯化钾1%至3%和余量的水。
上述深部解堵酸为盐酸和氟化铵的混合物、氟硼酸、盐酸和氯化铵的混合物、氨基磺酸和氯乙酸中的一种以上;或/和,单分子膜活性剂为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聚胺、非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和聚季胺中的一种以上。
上述综合解堵剂Ⅰ按下述方法得到:将所需量的盐酸、活性酸和水混合均匀后得到综合解堵剂Ⅰ;或/和,综合解堵剂Ⅱ下述方法得到:将所需量的深部解堵酸、酸化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和水混合均匀后得到综合解堵剂Ⅱ;或/和,防膨顶替液按下述方法得到:将所需量的单分子膜活性剂、氯化钾和水混合均匀后得到防膨顶替液。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铀矿井用增渗解堵液的使用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先将综合解堵剂Ⅰ注入铀矿井内以解除井筒及炮眼段的无机垢污染,再注入综合解堵剂Ⅱ,最后注入防膨顶替液。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铀矿井用增渗解堵液在铀矿地层解堵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铀矿井用增渗解堵液在使用时,先通过综合解堵剂Ⅰ解除井筒及炮眼段的无机垢污染,然后再通过综合解堵剂Ⅱ释放氢离子,使综合解堵剂Ⅱ能够获得较深的穿透,从而扩大反应面积,解除铀流通道的堵塞物、增加铀层的渗透率,最后通过防膨顶替液预防粘土矿物引起的伤害并解除近井地带存在的污染,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铀矿层堵塞问题,而且可防止地层二次污染,能够增强解堵效果,延长解堵有效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市红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克拉玛依市红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9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