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和透明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1566.2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1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谭纪风;王海燕;陈小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7 | 分类号: | G02F1/137;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和透明显示装置,所述透明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电极层、用于对入射的准直自然光进行调制的蓝相液晶层和导光板,其中,彩膜基板包括黑矩阵及其围设而成的矩阵分布的像素区域,彩膜基板上每个像素区域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遮光部,及遮光部和黑矩阵围绕的开口区域;导光板靠近蓝相液晶层一侧设置有出光区域,与遮光部对应设置,使得通过出光区域的准直自然光位于遮光部在导光板的正投影内;电极层向蓝相液晶层施加驱动电压以形成液晶光栅,在液晶光栅的一个光栅周期中不同位置的蓝相液晶接收的驱动电压不同,以使得自然光经液晶光栅的衍射从开口区域射出。本发明通过使用蓝相液晶和改进的电极结构实现对自然光的调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和透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技术领域,透明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包括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为增加出光的均匀性通常还设置有例如棱镜膜、散射膜和反射片等,均影响了透明液晶显示面板的整体透过率,导致显示器件的整体光效很低。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不需要上下偏光片而实现灰阶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但是只能对一种模式的偏振光线进行调制,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光线不能经折射和/或衍射出光,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整体光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电极层、用于对入射的准直自然光进行调制的蓝相液晶层和导光板,其中,
所述彩膜基板包括黑矩阵以及黑矩阵围设而成的矩阵分布的像素区域,彩膜基板上的每个像素区域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遮光部,以及所述遮光部和所述黑矩阵围绕的开口区域;
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蓝相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出光区域,与所述遮光部对应设置,使得通过所述出光区域的准直自然光位于所述遮光部在所述导光板的正投影内;
所述电极层向所述蓝相液晶层施加驱动电压以形成液晶光栅,在所述液晶光栅的一个光栅周期中不同位置的蓝相液晶接收的驱动电压不同,以使得所述自然光经所述液晶光栅的衍射从所述开口区域射出。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层包括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其中每个像素电极包括多个沿同一方向延伸依次排列的条状电极;
每个像素区域对应多个所述光栅周期,每个光栅周期中对应设置有多个条状电极。
进一步地,在一个所述光栅周期中,所述多个条状电极同层设置并以所述对应的光栅周期的中心对称分布,并且距离所述中心越近的条状电极的驱动电压越大且相互对称的条状电极的驱动电压相等。
进一步地,在一个所述光栅周期中,所述多个条状电极的驱动电压相同并且设置在不同的绝缘层上,所述多个条状电极以所述对应的光栅周期的中心对称分布,并且距离所述中心越近的条状电极到所述蓝相液晶的距离越大且相互对称的条状电极到所述蓝相液晶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层包括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位于所述蓝相液晶层的同侧,其中每个像素电极包括多个条状电极,所述条状电极的驱动电压相同并在相邻两个条状电极之间形成两个光栅周期。
进一步地,所述条状电极为透明氧化物半导体电极,分别通过不同的数据线输入驱动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彩膜基板的彩膜层为量子点彩膜层或掺杂散射粒子的彩膜层。
进一步地,所述准直自然光的光源相对于所述导光板设置为侧入式或直下式;所述准直自然光的光源设置为侧入式时,所述导光板的出光区域设置取光光栅,所述准直自然光经过所述取光光栅入射到所述蓝相液晶层;或者所述准直自然光的光源设置为直下式时,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包括挡光部和挡光部围绕的出光区域,所述准直自然光经过所述出光区域入射到所述蓝相液晶层。
进一步地,所述光栅周期小于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15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