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2828.0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3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焦艳军;王政;向启贵;夏崇双;何轶果;赵晓丽;霍小鹏;张毅;唐春凌;周东;周丹;徐华;刘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50/02 |
代理公司: | 11138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注 气田水 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 井筒 评估 气田 水污染 等级获取 风险评估 管理决策 获取目标 所在区域 综合考虑 地质 敏感 防范 污染 环节 制定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属于气田水回注技术领域。该评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回注井的地质风险等级和所述目标回注井的井筒风险等级,并根据所述地质风险等级和所述井筒风险等级获取所述目标回注井的气田水污染途径风险等级;获取所述目标回注井所在区域地下水敏感程度;根据所述气田水污染途径风险等级和所述地下水敏感程度,确定所述目标回注井的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环境风险等级。该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气田水回注时对地下水可能发生污染的各个环节,能够科学全面、快速简单准确地实现对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环境风险的评估,从而判断导致回注井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田水回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环境风 险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气田开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田水。由于气田水具有成分复杂、矿化 度高、氯化物含量高的特点,因此气田水不能直接排放,需要对气田水进行处 理。将气田水通过回注井回注回地下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气田水的处理方法。
在气田水回注过程中,存在回注水泄漏,污染地下水的风险,会导致回注 井发生事故。因此,需要对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对回 注井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 科学依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环境 风险评估方法。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回注井的地质风险等级和所述目标回注井的井筒风险等级,并根 据所述地质风险等级和所述井筒风险等级获取所述目标回注井的气田水污染途 径风险等级;
获取所述目标回注井所在区域地下水敏感程度;
根据所述气田水污染途径风险等级和所述地下水敏感程度,确定所述目标 回注井的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环境风险等级。
具体地,所述气田水污染途径风险等级包括高级、中级和低级三个等级, 所述地下水敏感程度包括敏感、较敏感和不敏感;
所述根据所述气田水污染途径风险等级和所述地下水敏感程度,确定所述 目标回注井的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环境风险等级,包括:
当所述气田水污染途径风险等级为高级,所述地下水敏感程度为敏感或者 较敏感时,所述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环境风险等级为高级;
当所述气田水污染途径风险等级为高级,所述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时, 所述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环境风险等级为中级;
当所述气田水污染途径风险等级为中级,所述地下水敏感程度为敏感时, 所述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环境风险等级为高级;
当所述气田水污染途径风险等级为中级,所述地下水敏感程度为较敏感时, 所述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环境风险等级为中级;
当所述气田水污染途径风险等级为中级,所述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时, 所述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环境风险等级为低级;
当所述气田水污染途径风险等级为低级,所述地下水敏感程度为敏感时, 所述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环境风险等级为中级;
当所述气田水污染途径风险等级为低级,所述地下水敏感程度为较敏感或 不敏感时,所述气田水回注地下水环境风险等级为低级。
具体地,所述目标回注井的地质风险等级和所述目标回注井的井筒风险等 级均包括高级、中级和低级三个等级;
所述根据所述地质风险等级和所述井筒风险等级获取所述目标回注井的气 田水污染途径风险等级,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28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