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袋混凝土桩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1007.2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7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福;刘齐辉;魏贤华;黄腾;段军;袁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5/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模 填充基体 模袋混凝土 软弱地层 钻孔桩 水泥浆 混凝土桩 施工效率 下端封闭 本模 插装 施工 下端 桩壁 填充 穿过 维修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袋混凝土桩,用于加固软弱地层,包括插装在钻孔桩内的外包模袋以及若干置于外包模袋内的填充基体,所述外包模袋的下端穿过软弱地层,且下端封闭,所述填充基体将外包模袋抵在钻孔桩桩壁上,所述填充基体之间填充有水泥浆。本模袋混凝土桩及其施工方法,施工效率高,维修加固效果较好,节约了成本,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袋混凝土桩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既有桥梁和既有路基、涵洞等已通车运营工程,往往由于前期设计有欠缺,或者后期通车运营后,由于车辆超载等,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降,有的沉降量过大,已严重影响通车安全。但往往不能因为某一个出现质量安全隐患,而影响整条线路的正常运行,这就必须要求在保证线路正常运营中进行维修加固,同时维修加固过程中要尽量减小对正常行车带来的不良影响。
而既有路基、既有桥梁等维修加固常规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钻孔灌注桩进行加固施工,既对正常通车运行带来不良影响,给司机造成心理上的阴影,也给参建各方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维修加固处地质有的为超软土,含水量大于70%,使用大型设备及常规拌和混凝土进行施工,孔壁往往塌孔严重,混凝土浪费大,而且相邻桩挤土效应严重,影响成桩质量,成本高,极不经济;再者,有的既有桥梁、涵洞下往往施工净空受限,不能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给施工人员加固带来极大困扰。而且常规进行加固既有桥梁、涵洞或桥梁,往往需要在钻孔桩内打钢护筒,以便躲避软弱地层,最终才能进行施工工作,打钢护筒不仅增加钢材使用量,而且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受限影响小,适用在既有路基、涵洞和既有桥梁上进行维修加固的模袋混凝土桩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袋混凝土桩,用于加固软弱地层,包括插装在钻孔桩内的外包模袋以及若干置于外包模袋内的填充基体,所述外包模袋的下端穿过软弱地层,且下端封闭,所述填充基体将外包模袋抵在钻孔桩桩壁上,所述填充基体之间填充有水泥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填充基体为碎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水泥浆可替换水泥砂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包模袋的上端高出地层,且外包模袋内的填充基体亦高出地层。
一种模袋混凝土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待加固地形上按照预设要求进行钻取若干钻孔桩,钻孔桩穿过软弱地层,下端并设在坚实地层上;
步骤2、在钻孔桩内放置底部封闭的外包模袋,外包模袋的上端高出钻孔桩至少70cm,外包模袋中插入注浆管,注浆管伸入到外包模袋底部;
步骤3、在外包模袋内填入填充基体,填充基体将外包模袋抵紧在钻孔桩内部上,并将注浆管压实固定在外包模袋中部;
步骤4、通过注浆管向外包模袋采用高压灌入水泥浆,振动注浆管,同时缓慢竖向拔出注浆管,直至将外包模袋灌满;
步骤5、待外包模袋内的填充基体与水泥浆凝固后,将高出钻孔桩部分的成型混凝土柱除去,施工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中在钻取若干钻孔桩后,还需清理钻孔桩内杂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4中灌入的水泥浆中需加入膨胀剂,膨胀剂与水泥浆质量比为1:7-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4中水泥浆的灌注压力为0.2-0.4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1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