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调整烧结矿碱度废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7956.1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5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冯二莲;李飞;范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6 | 分类号: | C22B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38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矿 碱度 废品 快速调整 混合料 快速分析 烧结过程 标样 化学分析 碱度分析 配料计算 烧结生产 预热干燥 燃烧带 烧结机 烧结料 推导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调整烧结矿碱度废品的方法,具有如下步骤:(1)烧结过程中依次会出现烧结矿带、燃烧带、预热干燥带、过湿带和原始烧结料带;(2)结合步骤(1)烧结机烧结过程分析推导配料计算过程,可得出:①烧结矿碱度等于混合料碱度;②当烧结矿碱度出现废品时,采用烧结矿化学分析标样,快速分析混合料碱度,判断烧结矿碱度是否合格;(3)当烧结矿碱度出现废品时,根据步骤(2)分析标样,快速分析混合料碱度,直到混合料碱度分析结果达到合格为止。解决烧结生产中烧结矿碱度出现废品时,快速调整烧结矿碱度减少烧结矿废品量,其主要用途为快速调整烧结矿碱度减少废品生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调整烧结矿碱度废品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烧结矿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稳定烧结矿碱度是稳定高炉焦比和稳定高炉造渣制度的重要条件,是烧结矿重要质量指标之一。
烧结矿的碱度中线值根据高炉炉料结构而定,以达到适宜的炉渣碱度,满足高炉冶炼时不加或少加熔剂,利于高炉减少渣量,提高利用系数,降低焦比,提高冶炼技术经济指标。
目前国内外烧结矿技术标准普遍执行:碱度在中线值±0.05或±0.08范围内时,为一级品;碱度在中线值±0.12或±0.15范围内时,为合格品;碱度超中线值±0.12或±0.15时,为废品。为了保证高炉稳定顺行,要求烧结矿碱度力争控制在一级品内,100%合格,杜绝废品,如果出现废品,则给高炉和生产组织带来不便,碱度废品烧结矿需暂存到单独高炉矿仓内或打外运,高炉小量配加使用,不得影响高炉炉况。
烧结生产中,当烧结矿碱度为一级品时,可微调或不调碱度;当烧结矿碱度为合格品时,应快速调整碱度到一级品;当烧结矿碱度为废品时,须立即调整碱度到一级品,减少碱度废品批次,确保烧结矿碱度稳定,不得影响高炉稳定顺行。
一般烧结矿碱度用二元碱度表示,即烧结矿中CaO含量和SiO2含量的比值,用R2表示,即R2=CaO÷SiO2,凡是引起烧结矿CaO和SiO2含量波动的因素,都会影响烧结矿碱度波动。
影响烧结矿碱度波动的因素诸多,主要因素有: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和粒度组成波动、配料设备功能精度不够和给料量波动、烧结矿取样制样代表性不强、烧结矿化学成分化验失误和误差、铁料熔剂的调控幅度不当、变更原料配比和变更烧结矿碱度波动、烧结内部返矿不平衡恶性循环等,而且这些因素错综复杂很难排查。
目前,国内外烧结行业当烧结矿碱度出现废品时,通常采取以下办法调整碱度:
(1)如果因烧结矿CaO含量波动引起碱度废品,查找熔剂成分和配料给料量是否变化并及时调整。
(2)如果因烧结矿SiO2含量波动引起碱度废品,查找铁料成分和配料给料量是否变化并及时调整。
以上两种方法,待调整后的新料经由配料、混料、布料、点火、烧结、冷却、整粒工序后,约需3.5~4小时左右,从成品烧结矿皮带机上取样和制样,待1小时后出化学成分结果,看其碱度是否合格。如果碱度合格,维持该配比运行;如果碱度不合格仍然为废品,则需重新调整配料室相关原料配比,重复以上步骤。
(3)有时为了及早得知调整碱度情况,在布料点火后从烧结机料面上取烧结矿样,但往往因取样不具有代表性而影响分析结果,不能真实反映碱度情况。
可见目前烧结行业纠偏烧结矿碱度废品样需要很长时间,调整手段非常滞后,会造成9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烧结矿碱度废品,高炉需将烧结矿碱度废品量存储到单独仓内小配比慢慢消化使用,严重时影响烧结矿仓存量低,保供高炉紧张,被迫高炉倒运落地烧结矿,给生产组织和高炉稳定顺行带来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7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