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边形切削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6401.5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0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辛县宝隆橡塑密封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367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工具 固接 滑槽 底板 螺母 螺纹杆 切削 滑块 多边形工件 滑动卡接 内部螺纹 固定的 外壁 支架 轴承 切割 合格率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边形切削工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侧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开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支架的正面上方固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底部固接有第二轴承。该多边形切削工具,避免了传统多边形切削过程中反复对于工件进行固定的麻烦,避免了多边形工件在切削之后由于角度不准确而造成不合格的问题,提高了工厂的工件合格率,所以该多边形切削工具完全可以满足现如今人们对于一种方便使用、便于调节、保证切割角度的准确调节、避免物料浪费、操作简单的多边形切削工具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边形切削工具。
背景技术
切削是指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在进行多边形的切削过程中,在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对于多边形工件进行切削时,无法实现一次的加工成型,往往需要将工件进行多次的固定、切削,十分麻烦,并且在多次固定的过程中,难以保证工件的角度准确改变,进而容易导致工件由于摆放的角度不精准造成切割角度不准确,使得加工出来的工件不合格,甚至造成整块物料的浪费,不仅给加工工人带来了十分大的麻烦,对于工厂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无法实现单次固定切割、角度准确改变是多边形工件在切削过程中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现有技术并无法满足现如今人们对于一种方便使用、便于调节、保证切割角度的准确调节、避免物料浪费、操作简单的多边形切削工具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边形切削工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边形切削工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侧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开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卡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固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固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支架转动相连,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固接有锯片,所述底板的顶部右侧固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正面上方固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底部固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底部固接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通过第二轴承与螺纹杆转动相连,所述底板的顶部右侧固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位于第二支架的正面,所述竖杆的外壁顶部固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顶部固接有第二圆板,所述第二圆板通过第三轴承与竖杆转动相连,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壁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底板的顶部右端固接有两个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顶部固接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的内部固接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通过第四轴承与第三支架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横杆的外壁固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固接有转盘,所述底板的右侧上方固接有横板,所述转盘通过第一方槽与横板间隙配合,所述横板的顶部右侧固接有指针,所述转盘的右侧外壁开有多个第二方槽。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外壁开有多个圆槽,所述第一方槽的底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间隙配合有铁销,所述铁销的顶端通过圆槽与转盘间隙配合,所述铁销的底部固接有磁块,所述磁块与横板磁性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固接有滑轮。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接有两个底座。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的左侧开有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第二方槽的内侧开有第三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辛县宝隆橡塑密封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利辛县宝隆橡塑密封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6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