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条斑紫菜倍半萜类抑藻活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68878.9 申请日: 2018-04-23
公开(公告)号: CN108409539A 公开(公告)日: 2018-08-17
发明(设计)人: 孙颖颖;周文静;徐嘉;韩伟;孙菁雯;王长萍;张新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淮海工学院
主分类号: C07C33/30 分类号: C07C33/30;C07C35/06;C07C35/36;C07C29/86;C07C29/76;C07D307/12;A01N31/04;A01N31/06;A01N43/08;A01P13/00
代理公司: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代理人: 刘喜莲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组份 制备 硅胶柱层析 抑藻 倍半萜类化合物 抑藻活性化合物 薄层层析 倍半萜类 条斑紫菜 紫菜 赤潮微藻 活性追踪 甲醇浸提 减压蒸干 无水甲醇 液液萃取 乙酸乙酯 干粉末 上清液 薄层 醇沉 硅胶 甲醇 浸提
【说明书】:

一种条斑紫菜倍半萜类抑藻活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条斑紫菜干粉末加无水甲醇浸提,减压蒸干得浸膏;浸膏加甲醇醇沉得上清;上清液乙酸乙酯萃取得抑藻组份B、C和D,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得抑藻组份B2、B4、C1、C2、D3和D4,硅胶柱层析再次分离得抑藻组份B21、B23、B41、B42、C11和C12,除组份B21继续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外,其余组份采用硅胶薄层层析进行制备;再分离得5个薄层纯抑藻倍半萜类化合物。本发明采用活性追踪法,通过甲醇浸提、液液萃取、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制备等方法,从条斑紫菜中纯化制备具有抑制赤潮微藻活性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其方法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制得的化合物的抑微活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一种抑藻活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条斑紫菜倍半萜类抑藻活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前述制得的化合物的用途,属于海洋生化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倍半萜是一类由15个碳组成骨架的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和抗疟等生理活性。然而,从海藻中分离得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活性报道较少,仅见凹顶藻属(Laurencia sp.)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等活性的报道。例如,三列凹顶藻(Laurencia tristicha)、冈村凹顶藻(Laurencia okamurai Yamada)、L. Claviformis、L. MajusculaL. yonaguniensis Masuda et Abe、L. obtusa (Hudson) Lamouroux和L. obtusa (Hudson) Lamouroux等凹顶藻,未见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抑藻活性研究。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是我国北方分布广泛的一种经济海藻,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鉴定、培育、生长,以及多糖和藻胆蛋白等生化成分的分离及其活性方面。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条斑紫菜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纯化制备。

研究表明,开放海域大规模养殖条斑紫菜,能够有效缓解海水富营养化,控制赤潮微藻爆发性繁殖。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发现条斑紫菜中含有能明显抑制米氏凯伦藻和中肋骨条藻等赤潮微藻生长的抑藻活性物质。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条斑紫菜抑藻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因此,条斑紫菜中是否存在具有抑藻活性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尚未可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条斑紫菜倍半萜类抑藻活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得多种有抑藻活性的化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前述抑藻活性化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条斑紫菜倍半萜类抑藻活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

(1)条斑紫菜干粉末加入无水甲醇,15-20℃下浸提12h后,获得浸提液;反复浸提3次,合并浸提液;经过滤和减压蒸干,制备到条斑紫菜浸膏;浸膏加入90%甲醇水溶液,充分振荡,4℃下静置过夜,离心、过滤,去除沉淀,保留上清液;上清液进行抑藻活性检测具有抑制米氏凯伦藻的生长的活性;

(2)将上清液pH调至11,加入乙酸乙酯萃取3次;上层减压蒸干,获得组份A;下层减压蒸发出乙酸乙酯后,调节其pH为7,加入乙酸乙酯萃取3次,上层减压蒸干,获得组份B;下层pH调节到2,乙酸乙酯萃取3次,上层和下层分别减压蒸干,获得组份C和组份D;组份B、C和D进行抑藻活性检测具有抑制米氏凯伦藻的生长的活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淮海工学院,未经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88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