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珊瑚藻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化妆品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8214.2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9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佳;葛啸虎;王一飞;王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17 | 分类号: | A61K8/9717;A61K8/9789;A61K8/64;A61K8/26;A61Q19/08;A61Q19/02;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欧阳柏乐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开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珊瑚藻 提取物 化妆品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聚二甲基硅氧烷 羟乙基纤维素 高岭土 三磷酸腺苷 抗坏血酸 美白祛斑 细胞损伤 延缓衰老 纯净水 己二醇 蒙脱土 葡糖苷 戊二醇 质量份 调理 保湿 甘醇 寡肽 丝滑 皮肤 修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珊瑚藻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化妆品。含有珊瑚藻提取物的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珊瑚藻提取物12~16份、寡肽、蒙脱土1~2份、高岭土1~2份、三磷酸腺苷0.5~1份、抗坏血酸葡糖苷0.5~1份、氨基酸表面活性剂1~1.5份、羟乙基纤维素0.5~1份、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0.5~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5~1份、1,2‑戊二醇0.5~1份、1,2‑己二醇0.5~1份、辛甘醇0.5~1份以及纯净水5~10份。上述含有珊瑚藻提取物的组合物,使用时产生润滑和丝滑的感觉,具有修复细胞损伤、保湿、调理皮肤、美白祛斑及延缓衰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珊瑚藻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含有珊瑚藻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含有所述组合物的化妆品。
背景技术
珊瑚藻(Coralline algae),又名钙化藻,属红藻植物门,红藻纲,真红藻亚纲,珊瑚藻目,包含三个科,珊瑚藻科,混石藻科和孢石藻科。它们的叶状体坚硬,原因是细胞壁中含有碳酸钙。藻体一般都呈粉红色,但会随其生存环境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有些呈红色、紫红色、黄色等。珊瑚藻的藻体直立丛生,钙质化,略带粉红色,高3~6cm。主枝及侧枝均具关节,其上对生出羽状分枝或小枝,节间基部圆柱形,上端略广展,枝顶端的节间圆柱状,顶端略平;次生分枝狭窄,圆柱形,节间不钙化。生活于中潮带岩礁上或石沼内,沿海略有分布。
从形态上看,珊瑚藻分为有节珊瑚藻和无节珊瑚藻。有节珊瑚藻藻体分节,无节珊瑚藻身体不分节。因其藻体形态变异较大,在大型藻类分类中,珊瑚藻是最难掌握的。珊瑚藻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广泛分布,从赤道到两极,而且在800米的水深处也发现其生长。珊瑚藻体内含高镁方解石,这与造礁珊瑚体内含有文石结构的碳酸钙结构不同,这使得珊瑚藻对海洋酸化有较高的敏感度。根据台湾生物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珊瑚中可抗肿瘤潜能的天然化合物,其大量的酵素,可帮助排除体内毒素,效果更胜一般健康食品。
申请人正在研究开发珊瑚藻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于化妆品的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含有珊瑚藻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化妆品。
一种含有珊瑚藻提取物的组合物,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珊瑚藻提取物12~16份;寡肽;蒙脱土1~2份;高岭土1~2份;三磷酸腺苷0.5~1份;抗坏血酸葡糖苷0.5~1份;氨基酸表面活性剂1~1.5份;羟乙基纤维素0.5~1份;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0.5~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5~1份;1,2-戊二醇0.5~1份;1,2-己二醇0.5~1份;辛甘醇0.5~1份;以及,纯净水5~10份。上述含有珊瑚藻提取物的组合物,使用时产生润滑和丝滑的感觉,具有修复细胞损伤、保湿、调理皮肤、美白祛斑及延缓衰老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还包括水解大米蛋白1~2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还包括水解小麦蛋白1~2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还包括承载各所述组分的膜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层包括膜纸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纸质层包括木纤维膜纸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纸质层包括竹纤维膜纸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纸质层包括草纤维膜纸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层还包括塑料薄膜层。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还包括苍白松果菊(ECHINACEAPALLIDA)提取物2~3份、丁香酚甲醚0.3~0.8份、东京樱花(PRUNUS YEDOENSIS)叶水0.5~1份、法国蔷薇(ROSA GALLICA)花末0.5~1份、北玄参(SCROPHULARIA BUERGERIANA)提取物0.5~1份、肥大细胞生长因子0.02~0.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8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