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菜高效育苗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7799.6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1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招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牟定太极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2/15;A01G13/00;A01G13/02;A01C21/00;A01N43/76;A01N47/14;A01N41/08;A01N37/46;A01N37/34;A01P3/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罗东 |
地址: | 675500 云南省楚雄***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块 高效育苗 起垄 青菜 种植 病虫害防治效果 硫酸钾复合肥 磷钾复合肥 深耕 钙镁磷肥 高度保持 宽度保持 磷酸二铵 生石灰粉 土质疏松 压实土壤 有机氮肥 存活率 施基肥 育苗床 出苗 土层 除虫 翻土 基肥 铺撒 杀菌 整地 地膜 土壤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菜高效育苗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及施基肥:先选择土壤肥沃、土层较厚及土质疏松的地块进行翻土起垄处理,且起垄的宽度保持在70厘米,高度保持在15厘米,之后再在地块表面撒上一层生石灰粉,对该地块表面进行杀菌及除虫处理,最后再以每亩3千克有机氮肥、1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20千克磷钾复合肥、30千克钙镁磷肥及10千克磷酸二铵肥为基肥,均匀的铺撒在地块里,并压实土壤;2)建立育苗床:将步骤1)内的地块覆盖上地膜,且在20天后再深耕地块,该种植方法,具有出苗存活率高及病虫害防治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青菜高效育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青菜高效育苗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蔬菜的育苗生产中,除根菜类、豆类及绿叶蔬菜类是直接播种进行生产以外,其余的蔬菜例如甘兰类、白菜类、茄果类及瓜类等都要培育适龄的壮苗来进行生产。对于茄果类和瓜类蔬菜而言,培育优质适龄壮苗尤为重要。且蔬菜育苗的作用,在于创造秧苗生长发育的适宜环境,以培育出优质适龄壮苗,蔬菜通过育苗可以缩短在大田里的生长时间,增加土地的复种指数,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蔬菜育苗还可以提早成熟,增加蔬菜的总产量和延长上市供应时间,育苗也是蔬菜生产的特殊方式之一,培育出优质适龄壮苗是丰产、优质及高效生产的关键部分。
但在现有的种植方法中,存在出苗存活率低及病虫害防治效果差的问题。在幼苗的生长过程中,时常会因株距过近或肥料喷洒不当而导致幼苗难以存活,且青菜在收获时经常会出现大量虫洞,进而影响其正常出售。因此,设计一种出苗存活率高及病虫害防治效果好的青菜高效育苗种植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菜高效育苗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青菜高效育苗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及施基肥:先选择土壤肥沃、土层较厚及土质疏松的地块进行翻土起垄处理,且起垄的宽度保持在70厘米,高度保持在15厘米,之后再在地块表面撒上一层生石灰粉,对该地块表面进行杀菌及除虫处理,最后再以每亩3千克有机氮肥、1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20千克磷钾复合肥、30千克钙镁磷肥及10千克磷酸二铵肥为基肥,均匀的铺撒在地块里,并压实土壤;
2)建立育苗床:将步骤1)内的地块覆盖上地膜,且在20天后再深耕地块,耕地深度为15厘米,之后将地块内的土壤整细,并整理成长度为2米,宽度为0.8米及高度为8厘米的厢,且在厢上挖两条沟,沟的宽度为20厘米,沟与沟之间的间距为5厘米,沟的深度为20厘米,最后向沟中填入2厘米厚的草木灰层,再覆盖上1厘米厚的河沙层,再覆盖上1厘米厚的锯末层,再倒入5千克的营养液A至沟内,从而获得育苗床;
3)选种处理:先将优质高产的青菜种子放入水槽内进行筛选处理,并将漂浮在水面上的干瘪、残缺及发霉的青菜种子剔除,之后再将剩下的青菜种子摊晒3天,且摊晒过程中需要每6小时来对青菜种子进行翻晒操作,以保证其摊晒均匀充分,进而完成选种过程;
4)科学播种:将步骤3)内的青菜种子以株距20厘米进行播种处理,且盖土的厚度为1厘米,当青菜种子长出3片真叶时,需每天早晚对其进行两次营养液B的喷灌,待出苗整齐后,再每天对其进行一次营养液B的喷灌,以保证青菜种子的出苗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牟定太极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牟定太极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7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