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行占用指示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发送和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7354.8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1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董贤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232 | 分类号: | H04W72/232;H04W72/566;H04W72/12;H04W72/12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1908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行 占用 指示 发送 接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上行占用指示信令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的调度周期;
生成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并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向终端发送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
其中,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包含对一个或多个高可靠低时延URLLC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调度请求信令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含所述基站为所述一个或多个URLLC终端配置的时频资源的信息,其中所述时频资源为下一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发送之前所述基站配置给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终端的上行通信资源;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调度请求信令,识别URLLC终端调度优先级;
根据所述URLLC终端调度优先级,为所述一个或多个URLLC终端配置具有时域优先级差别的所述时频资源;
所述配置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的调度周期,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所处频段的频率,配置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的所述调度周期,其中所述终端所处频段的频率与所述调度周期的周期数值正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占用指示信令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调度请求信令为所述一个或多个URLLC终端在一个或多个时隙中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行占用指示信令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周期为符号级或时隙级。
4.一种上行占用指示信令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的调度周期;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调度周期内向终端发送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
其中,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包含对一个或多个URLLC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调度请求信令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含所述基站为所述一个或多个URLLC终端配置的时频资源的信息,其中所述时频资源为下一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发送之前所述基站配置给eMBB终端的上行通信资源;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数据调度请求信令,识别URLLC终端调度优先级;
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URLLC终端调度优先级,为所述一个或多个URLLC终端配置具有时域优先级差别的所述时频资源;
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终端所处频段的频率,配置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的所述调度周期,其中所述终端所处频段的频率与所述调度周期的周期数值正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行占用指示信令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调度请求信令为所述一个或多个URLLC终端在一个或多个时隙中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上行占用指示信令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周期为符号级或时隙级。
7.一种上行占用指示信令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基站发送的用于承载调度周期的信令;
解调所述用于承载调度周期的信令,获取所述调度周期;
按照所述调度周期,周期性地接收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
其中,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包含对一个或多个URLLC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调度请求信令的响应信息,所述响应信息包含所述基站为所述一个或多个URLLC终端配置的时频资源的信息,其中所述时频资源为下一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发送之前所述基站配置给eMBB终端的上行通信资源;
所述终端包括处于相同的带宽单元上的所述URLLC终端和/或所述eMBB终端,或者处于重叠的所述带宽单元上的所述URLLC终端和/或所述eMBB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行占用指示信令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占用指示信令,获取所述时频资源;
当所述终端为所述URLLC终端时,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发送URLLC数据;
当所述终端为所述eMBB终端时,停止在所述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3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