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生物相容性涂层的胰岛素泵注射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6610.1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9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琄;杨江;张子安;杭天;刘繁茂;何根;杨成端;杨成;王自鑫;杨柏儒;谢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婉;曹爱红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胰岛素泵 注射导管 生物相容性涂层 生物相容性 使用寿命 注射部位 皮下的 植入 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生物相容性涂层的胰岛素泵注射导管。本发明的胰岛素泵注射导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抑制人体对植入皮下的胰岛素泵注射导管的排异反应,降低注射部位的炎症程度,延长胰岛素泵注射导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涂层的胰岛素泵注射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统计数据中, 2011年全球约有3.7亿人患有糖尿病。对糖尿病更好的治疗与控制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
对糖尿病的治疗包含五个方面的综合治疗,分别为: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但是95%的患者都需要使用胰岛素药物治疗治疗。目前,全世界普遍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是一天中多次注射胰岛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注射的时间、剂量和类型,同时还需要遵守注射胰岛素的规范。这种方法由于夜晚的时间跨度较长,患者在黎明时分对血糖的调节能力较差,易发生“黎明现象”;平时治疗时患者需要一日多次自行施打,造成很大的感染风险,并容易引起多种糖尿病并发症,造成患者治疗时的痛苦与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胰岛素泵是一种新的注射胰岛素的医疗用具,通过模拟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在皮下连续微量注射胰岛素(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实现更有效的血糖控制效果。根据研究表明,胰岛素泵在血糖控制方面的表现有巨大的提升,并且没有显著的不良影响。胰岛素泵使用的是短效胰岛素,相比于传统的胰岛素注射方法,使用胰岛素泵后患者的进食后的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含量降低,患者血糖过低的发生率降低。此外胰岛素泵的注射量的精确度,尤其是微小剂量的精确度比胰岛素笔注射器更高。目前,胰岛素泵已经实现微型化和便携化,而且导管紧贴皮肤,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胰岛素泵驱动活塞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有步进电机驱动、电解生成气体驱动,由于压电泵比机械泵体积更小、精度更高,有学者正在尝试压电泵应用于胰岛素泵上。
但是,胰岛素泵的注射导管需要长期置于皮下,由于导管是外来的异物,常常会引发人体的排异反应,同时引起皮肤的多种并发症,包括炎症、脂肪萎缩、脂肪增生。脂肪萎缩的原因倾向于特定胰岛素的脂解作用,在使用其他种类的胰岛素后发病率得到控制;脂肪增生在使用高纯度的合成胰岛素后发病率也显著降低。硅橡胶虽然拥有良好的生物惰性,但是由于其表面疏水的特性,能够吸附蛋白质,无法抑制炎症反应。炎症的症状包括皮肤感染、角质增生以及皮下组织增生,导致胰岛素的吸收不良;因排异或炎症反应而产生的各种蛋白质或炎症介质等物质会堵塞胰岛素泵的导管,堵塞胰岛素泵的导管。在临床的实际操作中,需要7-10天更换一次胰岛素泵的注射部位与注射导管,并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这降低了胰岛素泵使用的便利性、提高了使用成本,给胰岛素泵的推广使用造成极大的阻碍。
为了解决导管堵塞问题,有人提出通过阻止血块凝固和蛋白质粘附,防止导管堵塞。可以起到这种作用的有效成分有肝素、纤溶酶,但是这两种成分在应用上都有极大的缺陷:肝素只能在相对短的时间里防止血液凝固,而且一旦血液凝固后肝素无法溶解凝块;纤溶酶在体液环境下容易降解,而且纤溶酶降解后形成的凝块难以被溶解。
为了提升胰岛素泵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急需一种能降低注射部位排异反应与炎症反应程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胰岛素泵注射导管堵塞以及必须频繁更换注射部位与注射导管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应用于胰岛素泵注射导管内外表面的生物相容性涂层。该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抑制人体对植入皮下的胰岛素泵注射导管的排异反应,降低注射部位的炎症程度,延长胰岛素泵注射导管的使用寿命。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涂层的胰岛素泵注射导管,其包括导管本体、覆盖所述导管本体的聚多巴胺层、以及覆盖所述聚多巴胺层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6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助睡眠装置
- 下一篇:导尿管猪鼻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