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振装置及光纤光栅解调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2716.4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8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袁良峰;钟幸;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航传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53 | 分类号: | G01D5/353;F16F15/08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振装置 光纤光栅解调仪 隔振 壳身 外壳壳盖 支撑柱 支架 连接器 电路模块 隔振底座 固定设备 光路模块 缓冲作用 机械螺栓 减振方式 减振结构 抗振性能 配合连接 中空结构 内表面 嵌入式 抗振 横跨 承载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振装置及光纤光栅解调仪。该装置包括:外壳、隔振条、“冂”型板、支撑柱和隔振底座;所述外壳包括外壳壳身和外壳壳盖;所述外壳壳身和外壳壳盖配合连接形成中空结构;所述外壳壳身内表面上设置有支架;所述“冂”型板通过所述支架上设置的隔振条固定;所述支撑柱横跨于所述“冂”型板上,用于承载具有抗振需求的设备。光纤光栅解调仪包括:如上的抗振装置、连接器、光路模块和电路模块。本发明提出的抗振装置及光纤光栅解调仪,由于采用了具有良好缓冲作用的隔振条嵌入式减振结构设计,使得抗振装置的抗振性能大大优于机械螺栓结构固定设备的减振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仪器设备的抗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振装置及光纤光栅解调仪。
背景技术
包含光电模块的设备,对环境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设备外部的冲击振动会造成设备内部元器件和线路的损坏、接触不良以及测量不准,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机械螺栓结构固定设备。这种方式对于工作于静态环境的设备几乎没有影响,但当设备搭载于其他物体装置上处于振动环境中时,或者对设备进行运输或在设备的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碰撞、跌落时,采用机械螺栓结构固定设备的方式很难满足设备的抗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振装置及光纤光栅解调仪,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机械螺栓结构固定设备的方式很难满足设备的抗振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抗振装置,包括:外壳、隔振条、“冂”型板、支撑柱和隔振底座;所述外壳包括外壳壳身和外壳壳盖;所述外壳壳身和外壳壳盖配合连接形成中空结构;所述外壳壳身内表面上设置有支架;所述“冂”型板通过所述支架上设置的隔振条固定;所述支撑柱横跨于所述“冂”型板上,用于承载具有抗振需求的设备。
其中,所述隔振条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直角凹槽的隔振条,用于固定所述“冂”型板并在发生振动时减振;所述第二部分为两个与所述直角凹槽吻合的隔振条,用于将所述“冂”型板的前后两端嵌入固定至所述第一部分。
其中,所述隔振底座,为凸台结构,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抗振装置及搭载固定于其他物体上;所述底座为橡胶材质,所述凸台结构的顶部与所述外壳壳身底部固定连接,用于承载所述外壳并在发生冲击振动时减振。
其中,所述凸台结构上设置有平行所述底板的镂空通孔。
其中,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柱和支架头;所述支架柱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壳壳身内表面,所述支架柱另一端与所述支架头连接;所述支架头为向外伸展的簇状结构,用于与所述隔振条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外壳壳盖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垫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纤光栅解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抗振装置、连接器、光路模块和电路模块;所述抗振装置中支撑柱数目为两条,且平行于所述外壳壳身底部设置;所述光路模块和电路模块分别设置于一条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光路模块和电路模块通过连接器连接;所述光路模块和电路模块分别由现有的光纤光栅解调仪内部各模块分类整合而得。
其中,所述光路模块包括:可调谐滤波器模块、光源模块、光路耦合模块和光电探测模块。
其中,所述电路模块包括:运放电路模块、ADC电路模块和FPGA模块。
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排针和排母;所述排针设置于所述光路模块上,所述排母设置于所述电路模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航传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中航传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27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震动器装置
- 下一篇:新型扭转减振器的离心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