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减少污泥量的循环清洁污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1032.2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4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思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谭辉;周娇娇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液 沉淀污泥 污泥破解 无氧池 曝气池 污泥量 污泥 破解 污水处理 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步骤 沉淀步骤 外部环境 污水输送 清洁 丙三醇 沉淀池 澄清液 好氧性 厌氧池 氧化硼 氮磷 去除 污水 返回 排放 吸收 污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减少污泥量的循环清洁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生物处理步骤:将污水依次通过厌氧池、第一曝气池、无氧池和第二曝气池;(2)沉淀步骤: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沉淀池,得到沉淀污泥和澄清液;(3)污泥破解步骤:将沉淀污泥输送至污泥破解池,然后向所述沉淀污泥中加入氧化硼和丙三醇进行污泥破解,得到破解污泥和回收液;其中,将所述回收液输送至无氧池。该方法不但减少了污泥质量,而且将破解后得到的回收液返回到无氧池中利用,具有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的效果。此外,还可将回收液中含有的氮磷通过好氧性生物处理得以去除、吸收,避免排放到外部环境中引起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污泥量的循环清洁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用水和排水对水的自然循环产生了量和质两方面的影响。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剧了这种影响。排放的污水已构成了对水环境生态系统的严重污染,使地表水甚至地下水水质恶化,并致死水生动植物。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工农业和人口迅猛发展,每年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合计排放量已达约400亿立方米,且处理效率较低,大量污水排入天然水体,已使我国约80%的河流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污染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做好污水的处理和再生利用,有利于保护水环境、保护水源,促进有限的水资源能够可持续开发利用。
目前关于污水处理常用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是最基本最常用技术,它在处理的过程中不改变污染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性质,主要被用来分离或回收污水中的悬浮性物质。然而,单纯依靠物理处理方法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处理结果。化学处理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或回收废水中的胶体物质、溶解性物质等污染物,以达到回收有用物质、降低废水中的酸碱度、去除金属离子、氧化有机物等目的。这种处理方法既可使污染物质与水分离,也能够改变污染物的性质,因此可以达到比简单的物理处理方法更高的净化程度。但由于化学处理法常需采用化学药剂或材料,故处理费用较高,运行管理的要求也较严格。生物处理方法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方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后得到大量污泥,我国常用填埋、海洋处理、焚烧等方法来处理这些污泥。但随着近年来污水处理量的增加,污水处理后得到的污泥的量也逐渐增加,传统的填埋、海洋处理、焚烧等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公布号为CN102515466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高温厌氧发酵方法并结合连续热水解预处理工艺处理污泥的方法,该方法处理效率高,并且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但对温度和压力要求较高,设备复杂。公布号为CN102126818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氯/超声波耦合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是一种理想的实验室处理方法,但由于需要将污泥进行超声处理,但现有超声设备的处理量太少,无法满足污水处理厂、工厂企业大批量处理的要求。
而且,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氮、磷和有机物等组分,填埋、海洋处理、焚烧等方法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其中的氮磷还会引起水体富氧化。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污水处理方法存在的污泥量较大,污泥中的有机物、氮磷组分被直接排放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减少污泥量的循环清洁污水处理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减少污泥量的循环清洁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物处理步骤:将污水依次通过厌氧池、第一曝气池、无氧池和第二曝气池;
(2)沉淀步骤: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沉淀池,得到沉淀污泥和澄清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思琦,未经李思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1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