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衬管水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0145.0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3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平;孙志刚;邓志伟;王立民;韩学;陈英莲;宫庆;李建一;袁华丽;张晓东;魏婷;石国红;崔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华油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赵宝琴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衬管 水压试验系统 水压试验装置 连接筒 封堵结构 连接结构 水压试验 套筒 密封 水压试验过程 配合安装 配合连接 一端连接 衬管 内壁 试验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衬管水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水压试验技术领域,包括用于进行水压试验的内衬管,内衬管的一端连接水压试验系统,内衬管的另一端设有封堵结构,内衬管与水压试验系统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与内衬管的内壁配合连接的连接筒和套设于内衬管外的套筒,连接筒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水压试验系统相连接的连接部,本发明提供的内衬管水压试验装置,通过在内衬管一端的内外两侧配合安装连接筒和套筒,并且连接筒与水压试验系统连接,另一端通过封堵结构密封,使内衬管的水压试验过程中的连接和密封可靠、稳定,保证内衬管水压试验装置的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压试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内衬管水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管管线长期工作后,会有部分钢管出现腐蚀泄漏的现象,由于钢管安装较为困难,且成本较高,而采用柔性复合内衬管,可降低钢管修复的成本,缩短修复的时间。在柔性复合内衬管投入使用前,要对柔性复合内衬管进行水压试验,来检测其承压能力,以保证柔性复合内衬管可以安全可靠的工作,
目前进行水压试验时,柔性复合内衬管与水压试验系统之间的连接采用、密封不牢靠,导致水压试验结果不准确,甚至会造成水压试验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衬管水压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压试验过程中连接、密封不可靠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衬管水压试验装置,包括用于进行水压试验的内衬管,所述内衬管的一端连接水压试验系统,所述内衬管的另一端设有封堵结构,所述内衬管与所述水压试验系统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内衬管与所述水压试验系统密封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内衬管的内壁配合连接的连接筒和套设于所述内衬管外且与所述连接筒的外壁相接的套筒,所述连接筒远离所述内衬管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水压试验系统相连接的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位于所述内衬管之外的一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内衬管的外径,位于内衬管内的一段连接筒和位于内衬管外的连接筒的相接处形成环形台肩,所述套筒与所述台肩的端面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第一法兰,所述水压试验系统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法兰的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连接的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水压试验系统包括与所述连接筒连通的管道,所述管道设于所述第二法兰远离所述第一法兰的一侧,所述管道上设有用于对所述内衬管充水增压的充水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法兰远离所述第一法兰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管道相连通的密封腔室,所述密封腔室上设有用于排除所述管道内气体的排气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支撑所述内衬管的支撑座。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结构为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所述连接部上还设有用于密封所述连接筒的密封端盖。
本发明提供的内衬管水压试验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内衬管水压试验装置,在内衬管的一端连接水压试验系统,另一端设有封堵结构,通过在内衬管的内壁配合连接的连接筒和在内衬管外壁上套设套筒,并在连接筒一端设置与水压试验系统相连接的连接部,使内衬管在连接筒和套筒的内外两层作用下实现密封连接,使内衬管在受到水压试验系统的较高水压的作用下仍能保持稳定的密封连接,保证水压试验的平稳、顺利的完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内衬管水压试验方法,包括:
在内衬管的两端分别配合安装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一端与所述内衬管的内壁配合连接,在所述内衬管外套设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连接筒位于所述内衬管外的台肩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华油钢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华油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0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