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种植食用菌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6057.5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3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生;孙萍;林贤锐;鲍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62;A01G18/69;A01G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种植 食用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包括支架、食用菌摆放架、纵向支撑杆、隔离帘和隔离膜,多个所述支架平行设置,所述纵向支撑杆用于沿纵向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所述隔离帘设置于所述支架所组成的框架的侧面,所述隔离膜设置于所述框架的顶部,所述食用菌摆放架用以摆放在所述隔离帘内侧的地面上。本发明通过设置隔离帘和隔离膜,为在葡萄立体套种的食用菌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环境可控的空间,并通过配套技术的应用,使葡萄、食用菌两者协调共生,在不影响主栽的葡萄生长发育前提下,保障立体种植的食用菌产量和品质,从而提升果园的综合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种植食用菌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全国葡萄栽培总面积的不断增长,市场日趋饱和,产业竞争加剧,葡萄产业已从过去的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了进一步加强葡萄产业竞争力,提高葡萄园土地利用率,提升果园综合收益,开展设施葡萄园立体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葡萄与多数食用菌品种在对光照的需求、生长发育时间及空间利用方面存在互补性,相互间适合作立体搭配种植。但是,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对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要高于葡萄,同时,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种植食用菌易被杂菌所污染。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立体种植食用菌的装置,为与葡萄立体套种的食用菌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环境可控的空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种植食用菌的装置,通过该装置为在葡萄立体套种的食用菌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环境可控的空间,并通过配套技术的应用,使葡萄、食用菌两者协调共生,在不影响主栽的葡萄生长发育前提下,保障立体种植的食用菌产量和品质,从而提升果园的综合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种植食用菌的装置,包括支架、食用菌摆放架、纵向支撑杆、隔离帘和隔离膜,多个所述支架平行设置,所述纵向支撑杆用于沿纵向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所述隔离帘设置于所述支架所组成的框架的侧面,所述隔离膜设置于所述框架的顶部,所述食用菌摆放架用以摆放在所述隔离帘内侧的地面上。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隔离帘内侧的弥雾增湿带和底层滴灌带,所述弥雾增湿带设置于所述底层滴灌带上方。
优选地,还包括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设置于两端的所述支架上,所述隔离帘上与所述换气装置对应的位置开有换气孔。
优选地,还包括温湿度感应探头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湿度感应探头、所述换气装置电连接,所述底层滴灌带和所述弥雾增湿带上设置有阀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阀门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上层栽培槽,所述上层栽培槽设置于所述纵向支撑杆上方,且设置于所述框架的纵向两侧,所述隔离膜设置于所述上层栽培槽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中心拉线和紫外线灭菌灯,所述中心拉线沿纵向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中部,所述紫外线灭菌灯设置于所述中心拉线上。
优选地,所述隔离帘和/或所述隔离膜为双层结构,内层为透光不透气的薄膜,外层为透气高挡光材料。
优选地,所述食用菌摆放架下部设置有支脚。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隔离帘和隔离膜,为在葡萄立体套种的食用菌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环境可控的空间,并通过配套技术的应用,使葡萄、食用菌两者协调共生,在不影响主栽的葡萄生长发育前提下,保障立体种植的食用菌产量和品质,从而提升果园的综合效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60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