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理宣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3873.0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9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F9/00 | 分类号: | A63F9/00;A61M21/02;A63H3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牛传凯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理 宣泄 装置 | ||
一种心理宣泄装置,包括人偶,人偶的内部中空,人偶的胸部前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后端,第一弹簧的前端固定连接圆板的背面,人偶的胸部前面开设导向孔,导向孔与人偶内部相通,圆板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一齿条的前端,第一齿条从导向孔内穿过,且第一齿条能够沿导向孔前后移动,人偶的胸腔内部固定安装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中心线与圆板的中心线相互垂直,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一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带轮,第一齿轮与带轮的中心线共线,人偶的头部内固定安装同样的带轮。本发明仅需供给线圈用电,所需电能较少,日常运行不会损耗能源,不会增加额外的能源支出,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情绪疏导工具技术领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心理宣泄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于现代化都市中的人们,时刻承受着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且社会和竞争也是人们产生心理压力的压力源。各种压力下会导致有些人容易发怒,这样不但容易损害自己的身体,而且产生了社会安定的隐患因素,因此,如何将这一怒气通过合理的渠道尽快的发泄掉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一般通过打击来宣泄自身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但现有的心理宣泄装置只能宣泄自身情绪,且宣泄方式较为单一,无法改善人们的情绪,使得缓解心理压力的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心理宣泄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心理宣泄装置,包括人偶,人偶的内部中空,人偶的胸部前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后端,第一弹簧的前端固定连接圆板的背面,人偶的胸部前面开设导向孔,导向孔与人偶内部相通,圆板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一齿条的前端,第一齿条从导向孔内穿过,且第一齿条能够沿导向孔前后移动,人偶的胸腔内部固定安装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中心线与圆板的中心线相互垂直,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一齿轮的一侧固定安装带轮,第一齿轮与带轮的中心线共线,人偶的头部内固定安装同样的带轮,两个带轮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两个带轮通过传送带连接,上方的带轮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一伞齿轮,第一伞齿轮分别同时与对应的带轮的中心线共线,人偶的头部内设有两个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分别通过固定杆和轴承安装在人偶内,第二伞齿轮分别同时与对应的第一伞齿轮啮合,第二伞齿轮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伞齿轮的外侧,第二伞齿轮的底面分别固定安装第二齿轮,每个第二伞齿轮与对应的第二齿轮的中心线共线,人偶头部内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导向套,导向套均为矩形结构,导向套的两端均开口,每个导向套内活动安装第二齿条,第二齿条的外端分别固定安装搞笑卡,第二齿条能够分别沿对应的导向套水平滑动,导向套的前面分别开设弧形槽,弧形槽分别与对应的导向套内部相通,第二齿轮分别从对应的弧形槽内穿过,第二齿轮分别同时与对应的第二齿条啮合,人偶的头部两侧分别开设透槽,透槽分别与人偶内部相通,搞笑卡能够分别从对应的透槽内穿过,第二齿条能够分别从对应的透槽内穿过,第二齿条的背面分别固定安装楔形块,楔形块的楔形面均朝后,导向套的内壁背面分别开设条形槽,条形槽的背面分别开设盲孔,每个盲孔内固定安装线圈,每个条形槽的背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后端,第二弹簧分别位于对应的盲孔的两侧,每个条形槽内设有一个同样的楔形块,条形槽内的楔形块的楔形面朝前,第二弹簧的前端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对应的楔形块的背面,第二齿条背面的楔形块的直边侧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条形槽内楔形块的直边侧接触配合,条形槽内的楔形块的背面分别固定连接铁芯的前端,铁芯能够分别插入至对应的盲孔内,每个导向套的内壁背面固定安装第一感应器,每个第二齿条的背面固定安装第二感应器,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分别同时与定时器电路连接,定时器分别与线圈电路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心理宣泄装置,所述的圆板的前面为软质材料。
如上所述的一种心理宣泄装置,所述的人偶的胸部内固定安装U型轨,U型轨的开口朝上,第一齿条位于U型轨内且能沿之滑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心理宣泄装置,所述的的人偶的嘴部内固定安装播音器,播音器与定时器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3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婴儿智能安抚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科用引流导管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