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缆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1497.1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4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赵荣华;赵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通光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88 | 分类号: | B29C47/88;B29C35/06;B29C37/00;B29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军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包胶 光缆生产线 风冷装置 冷却固化 胶固化 固化 风力分配器 依次设置 挤出机 雾化器 均布 高压吹气 固化工序 光缆表面 光纤放线 绞合装置 冷却水槽 冷却通道 收卷装置 水雾冷却 稳定产品 雾化喷口 占用空间 吹干 风冷 喷口 残留 占用 节约 配置 | ||
一种光缆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光纤放线装置、绞合装置、挤出机、冷却固化系统及收卷装置,冷却固化系统包括光缆包胶固化装置和光缆包胶风冷装置,光缆包胶固化装置和光缆包胶风冷装置依次设置在挤出机之后。光缆包胶固化装置包括雾化器,雾化器上设有若干雾化喷口呈圆周均布于固化通道周围;光缆包胶风冷装置包括风力分配器,风力分配器上设有若干风冷喷口呈圆周均布于冷却通道周围。能够在光缆包胶后,进行水雾冷却固化,稳定产品性能,并且冷却固化效率高,不需要配置很长的冷却水槽,节约光缆生产线占用的空间;并且能够在光缆包胶并固化后,进行高压吹气,迅速吹干光缆表面在前道降温固化工序所残留的水分,占用空间小,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缆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光缆的结构均是内部设置绞合光纤,外部包胶/套塑以构成整体结构并提供防护性能,光缆包胶/套塑通常是通过挤出机/押出机实现,在光缆从挤出机头送出后,外部包胶为高温状态,需要对其进行冷却和固化定型,以保障质量。
现有的光缆生产线通常需要在挤出机头后设置冷却系统和吹干机,以使光缆包胶温度降低至常温状态并吹干定型。现有的冷却系统需要配置较长的冷却水槽和多道吹干,需要很长的生产线,也会耗费较多的时间,不仅占用车间场地而且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缩短生产线的话又很难做到全面的降温冷却,导致成品光缆内部降温不到位,影响光缆质量。
另一方面,现有的吹干机或吹干装置通常通过接入吹风管路对光缆表面进行吹干,是一种类似自然风冷的方法,吹干效果不好,冷却效果也几乎没有。为了加强效果,会设置多道吹干,也导致生产线长度较长,增大场地面积需求量。
比较典型的光缆生产线例如专利文献CN201720066225.6公开的一种束状光缆生产线和专利文献CN201520658003.4公开的一种光缆护套生产线,即采用了传统的移动水槽、固定水槽和吹干装置。
为了改善光缆生产线冷却和吹干需要配置较长生产线的问题,提高效率,发明专利文献CN201710579101.2公开了一种浸没式与非浸没式交替的光缆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从左到右依次包括放线装置、冷却装置、吹干装置以及牵引卷绕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吹干装置之间还设有脱水装置;该快速冷却系统采用的是浸没式和非浸没式交替冷却的方式,这样在冷却的过程中冷却水通过蓄水器饱和存储其中进行一道冷却,接着在浸没到冷却水中进行二道冷却,在冷却的过程中通过浸满冷却水的蓄水器进行直接接触式冷却,这样在光缆的冷却路径中充分达到内部的冷却效果,同时防止在出料时带走多余的水分,并结合脱水装置以及吹干装置彻底对光缆进行冷却处理。发明专利文献CN201710579099.9公开了一种接触式光缆快速降温冷却装置。这两种方案均是通过一种改进的蓄水器及相关部件来改善冷却效果并减少出料时带走的水分,但是这种结构较为复杂,效果改善不大,而且成本较大,也不适合在现有的光缆生产线中改造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光缆生产线,能够在光缆包胶后,进行水雾冷却固化,稳定产品性能,并且冷却固化效率高,不需要配置很长的冷却水槽,节约光缆生产线占用的空间;并且能够在光缆包胶并固化后,进行高压吹气,迅速吹干光缆表面在前道降温固化工序所残留的水分,占用空间小,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通光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通光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14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