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微基站系统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4292.0 | 申请日: | 201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0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瑞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瑞玮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李小叶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电网 基站 系统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微基站系统及实现方法,包括:ARM芯片+Linux操作系统形成的SOC0芯片,用于和PC端上位机之间传输数据,DSP芯片+uCOS操作系统形成的SOC1芯片,用于和采集终端之前传输数据,SOC0芯片和SOC1芯片之间通过串口进行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用于智能电网的微基站系统及实现方法通过采用利用ARM+DSP芯片和Linux+uCOS操作系统,在智能电网远程终端采集系统中缩小了整个系统的体积,压缩了硬件成本,也替换掉了GSM模块,省掉了GPRS流量费用,在用于智能电网的微基站系统及实现方法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微基站系统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实现远程抄表时使用的技术一般都是用PC上位机+大型基站+移动公网+采集终端GSM模块这套系统来实现的,这样做虽然传输距离较远,但是所使用的设备较昂贵,不论基站和终端都需要支付太多设备费用,流量费用、维护费用,同时还存在网络拥堵,或者无信号状态。因此研制一套走电网专用频段的系统来实现远程终端采集电表信息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微基站系统的实现方法,通过采用ARM+DSP芯片和Linux+uCOS操作系统,在ARM+Linux的SOC上面实现的是网口与串口之间数据的转发,利用Linux中现有的TCP/IP协议,通过网口将上位机发送来的数据解析出来,然后通过一些特定格式的处理,将数据打包传给UART,在智能电网远程终端采集系统中缩小了整个系统的体积,压缩了硬件成本,也替换掉了GSM模块,省掉了GPRS流量费用,使得在相同价格的条件下,得以部署更多的基站和终端,在用于智能电网的微基站系统的实现方法的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微基站系统的实现方法,微基站包括:ARM芯片+Linux操作系统形成的SOC0芯片,用于和PC端上位机之间传输数据,DSP芯片+uCOS操作系统形成的SOC1芯片,用于和采集终端之间传输数据,SOC0芯片和SOC1芯片之间通过串口进行连接,
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ARM芯片+Linux操作系统形成SOC0芯片:
(a)串口初始化:
在程序开始时先初始化串口UART,设置波特率为115200、有效数据位为8位、奇偶校验位为0位、停止位为1位、读写串口时的超时等待时间为3ms、最小接收字符为255,
(b)创建线程1:
当串口初始化完毕后就创建线程1,专门用来处理串口发来的数据,读串口数据时在一个while(1)循环内利用read函数的返回值来判断读到数据的个数,每次读到的最大值为255个,将读到的数据放入一个全局缓存buf0[]内,然后通过break指令跳出while(1)循环,在读串口时如果里面没有数据,则也会在3毫秒后返回,因为之前设置过读串口的超时时间为3毫秒,然后进入数据处理函数AT_CMD_main(),因为发上来的数据包括IP和PORT字符串、IEC101/104封装的数据包、还有垃圾字符,先将字符串和AT^SISS=0,address,socktcp://进行比较,
如果相同那这个字符串就是IP和PORT,通过算法解析出来,分别将IP和PORT放入本进程的IP缓存IP_buf[]和PORT缓存PORT_buf[]内,供本进程的socket和PC端上位机进行连接,在IP和PORT绑定函数之前,会设置一个信号量,绑定IP和PORT时首先判断信号量是否有信号,没有则阻塞睡眠,有则进行绑定和PC端上位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瑞玮,未经孙瑞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42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