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阳离子微球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4793.2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8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何秀苗;韦平;陈果;陈盛峰;陈艳艳;陈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12 | 分类号: | A61K39/12;A61K9/50;A61K47/34;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何叶喧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制备 微球 阳离子微球 核酸分子 疫苗 环形核酸分子 线性核酸分子 乙醇酸共聚物 生产成本低 聚乳酸 阳离子 包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阳离子微球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球,由阳离子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和包覆在其内部的核酸分子组成;所述核酸分子为具有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线性核酸分子或具有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环形核酸分子。本发明提供的微球可制备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疫苗。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阳离子微球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溶淋巴细胞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侵染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引起雏鸡法氏囊的B前淋巴细胞变性坏死和不同程度的免疫机能抑制,最终导致鸡群感染其他致病因子并最终死亡,鸡群的发病和死亡严重影响了养禽业的健康发展。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属双节段的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其基因组由A、B两个双链RNA节段组成,其中位于A节段的VP2核苷酸序列编码的VP2蛋白是主要的宿主保护性抗原,可以诱导宿主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
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一般使用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的效果要优于灭活疫苗。但是减毒活疫苗仍然对雏鸡有一定的毒力,使用上存在散毒的风险。DNA疫苗作为第三次疫苗革命的产物,应用时不受母源抗体干扰,可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全面诱导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且具有免疫原性强,交叉保护性好等特点。然而DNA疫苗在进入机体后容易被体内环境所破坏,导致其不能发挥有效的免疫作用,需要通过相应的保护方法使DNA疫苗在发挥有效作用前不被降解。因此引入可延缓DNA疫苗降解的生物高分子,作为保护DNA疫苗的载体,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策略。
聚乳酸-羟基乙醇酸由两种单体——乳酸和羟基乙醇酸随机聚合而成,是一种可降解的功能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副作用。由聚乳酸-羟基乙醇酸制作的微球具有延缓药物释放时间,保护药物完整性和免疫活性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载体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阳离子微球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球,由阳离子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和包覆在其内部的核酸分子组成;所述核酸分子为具有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线性核酸分子或具有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环形核酸分子。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阳离子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包覆核酸分子,得到微球;所述核酸分子为具有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线性核酸分子或具有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环形核酸分子。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阳离子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与核酸分子混合后震荡、离心,收集沉淀,沉淀采用水洗涤后冷冻干燥,得到所述微球;所述核酸分子为具有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线性核酸分子或具有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环形核酸分子。
以上任一所述阳离子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是将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制备得到的微球。
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体可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所述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端基可以为羟基,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具体可为端羟基聚(外消旋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特征粘度具体可为0.45-0.55,分子量具体可为60kd,乳酸和乙醇酸的含量比具体可为50:50)。所述端羟基聚(外消旋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具体可为济南岱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型号:DG-50DLGOH055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民族大学,未经广西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4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