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热处理加热炉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1101.0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6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芒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木利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773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李杨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台 炉体 密封机构 炉腔 加热炉 真空热处理 开口 更换零件 抽气 炉门 抽气装置 负压状态 空间隔断 升降运动 升降装置 有效解决 隔断 连通 驱动 封闭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热处理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炉腔(2)的炉体(4),该炉腔(2)通过与其连通的抽气装置对其进行抽气;位于所述炉体(4)顶部的开口(6),该开口(6)由炉门(8)打开或者封闭;位于所述炉门(8)正下方的工作台(10),该工作台(10)由升降装置驱动做升降运动;固定在所述炉体(4)顶部的密封机构(12),在所述工作台(10)上升至设定位置后,所述密封机构(12)与所述工作台(10)接触从而将所述开口(6)与所述炉腔(2)隔断。本发明通过工作台(10)上升与密封机构(12)配合,从而由工作台(10)将炉体(4)大部分空间隔断,在更换零件时,炉体(4)内大部分空间仍保持负压状态,无需每次更换零件时都进行抽气真空,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遇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
背景技术
真空热处理是真空技术与热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热处理技术,真空热处理所处的真空环境指的是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氛环境,包括低真空、中等真空、高真空和超高真空,真空热处理实际也属于气氛控制热处理。真空热处理是指热处理工艺的全部和部分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的,热处理质量大大提高。与常规热处理相比,真空热处理的同时,可实现无氧化、无脱碳、无渗碳,可去掉工件表面的磷屑,并有脱脂除气等作用,从而达到表面光亮净化的效果。
在真空热处理过程中,每次更换加工零件的时候,都需要打开或者关闭炉门,此时空气重新进入炉内,需要再次进行抽气真空,其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每次更换零件进行热处理时,无需进行抽气真空的热处理加热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热处理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炉腔的炉体,该炉腔通过与其连通的抽气装置对其进行抽气;
位于所述炉体顶部的开口,该开口由炉门打开或者封闭;
位于所述炉门正下方的工作台,该工作台由升降装置驱动做升降运动;
固定在所述炉体顶部的密封机构,在所述工作台上升至设定位置后,所述密封机构与所述工作台接触从而将所述开口与所述炉腔隔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密封机构由滑动连接在所述炉体顶部的四个密封板构成;
相邻设置的所述密封板之间相互垂直,相对设置的密封板之间相互平行;
每个所述密封板上都设置有用于驱动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密封板做相对或者相背运动的动力装置;
所述密封板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板体以及水平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上的第二板体;
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密封板相对运动至相互接触时,所述密封板之间相互契合,其契合时,所述第一板体之间构成中间设有第一开口的框体式结构,所述第二板体构成中间设有第二开口的框体式结构;
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密封机构密封时,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其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装置为第一升降油缸,其包括固定在所述炉体底部的第一缸体,以及部分伸出于所述第一缸体的第一缸臂,所述第一缸臂顶部固定在所述工作台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第二升降油缸,其设有固定在所述炉体顶部的第二缸体,以及部分伸出于所述第二缸体的第二缸臂;
位于所述工作台正下方且下方且水平设置的支撑台架,所述第二缸臂顶部固定在所述支撑台架的下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木利机械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木利机械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1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