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4520.6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6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田海水;杨永全;张增飞;马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衡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22/06;C08F220/06;C08F220/14;C08F220/20;C08F212/08;C08F220/18;C09D175/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李彤晓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羟基 丙烯酸 散体 及其 合成 方法 | ||
一种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及其合成方法,属于涂料的技术领域,所述羟基丙烯酸分散体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空气干燥型树脂7‑25份,丙烯酸类羧基单体1‑6份,丙烯酸类羟基单体6‑12份,其他丙烯酸类单体50‑70份,引发剂1‑10.5份,溶剂1‑3份,中和剂3‑6份,催干剂1‑3份、去离子水100‑200份。还公开了上述羟基丙烯酸分散体的合成方法。本发明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含有溶剂为0.5‑1%之间,远远低于同类羟基丙烯酸分散体,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可得到低溶剂的羟基丙烯酸分散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涂料中的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羟基丙烯酸分散体稳定,可实现厚涂、降低溶剂用量。
背景技术
水性丙烯酸树脂一般分为丙烯酸乳液和丙烯酸分散体两大类,丙烯酸乳液VOC含量少,制备简单,符合当下的环保要求,在建筑涂料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在性能要求较高的工业领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丙烯酸乳液在合成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这些乳化剂残留在涂料中,会降低涂料的光泽、耐水性和颜料的着色性。而丙烯酸分散体完全利用丙烯酸单体中羧基的亲水性而合成,不需添加乳化剂,其制备的涂料的光泽度比相应的丙烯酸乳液高的多,利用丙烯酸分散体中的羟基与氨基树脂、聚异氰酸酯和封闭的聚异氰酸酯发生化学反应而固化,其制备的漆膜耐水性能佳。
然而这类丙烯酸分散体合成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溶剂,VOC排放远远大于丙烯酸乳液,为了降低VOC的排放,目前存在的技术包括合成过程中加入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充当活性稀释剂,在固化时,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参与交联反应,不产生VOC排放,但是这些活性稀释剂存在一个缺陷就是稳定性差,造成制备的羟基丙烯酸分散体不稳定、易分层,限制了羟基丙烯酸分散体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为问题,提供了一种羟基丙烯酸分散体及其合成方法,采用特殊的空气干燥型树脂作为活性稀释剂不仅可以降低丙烯酸分散体VOC的排放,并且稳定性好,爆泡极限高。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羟基丙烯酸分散体,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空气干燥型树脂7-25份,丙烯酸类羧基单体1-6份,丙烯酸类羟基单体6-12份,其他丙烯酸类单体50-70份,引发剂1-10.5份,溶剂1-3份,中和剂3-6份,催干剂1-3份、去离子水100-200份。
所述的丙烯酸类羧基单体选自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
所述的丙烯酸类羟基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的其他丙烯酸类单体选自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几种。
所述的溶剂选自水溶性醇醚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乙二醇丁醚、丁醇、二乙二醇丁醚、丙二醇丁醚、二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异丙醇、仲丁醇、乙醇。
所述的引发剂选自过氧化苯甲酸、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二叔戊基过氧化物、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中和剂选自N,N-二甲基乙醇胺、三乙胺、N-乙基吗啉、氨水、AMP95(2-氨基-2-甲基-1-丙醇)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一种羟基丙烯酸分散体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加入7-25份空气干燥型树脂、溶剂1-3份,搅拌溶解并升温到110-160℃;
B、3-4h匀速滴加丙烯酸类羧基单体1-6份、丙烯酸类羟基单体7-35份、其他丙烯酸类单体50-70份与引发剂1-9份的混合物,滴加完后将补加0.5-1.5份引发剂,继续反应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衡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衡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45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