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免疫组化染色的苏木素复染液及染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1344.0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1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蒋小龙;范文萍;李立科;陈其云;龙腾骧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0 | 分类号: | G01N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子晔;张颖玲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免疫 染色 苏木 复染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免疫组化染色的苏木素复染液以及染色方法。所述苏木素复染液为Mayer’s苏木素染色液,其中,所述苏木素复染液的pH值为2.4~2.8。本发明的苏木素复染液可在抗原修复步骤之后获得颜色对比度高的染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组化切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免疫组化切片制备中的苏木素复染液及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组化是病理科肿瘤检测中的“金标准”技术,其中复染液的复染效果对免疫组化信号的观察至关重要。苏木素复染液是免疫组化中最常用的复染液之一,它通过与细胞核内的酸性物质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蓝紫色。生物组织经过醛类试剂固定、石蜡包埋后,在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大多数一抗需要进行组织抗原修复。组织样本在经过醛类试剂固定后,组织中的抗原蛋白与醛基产生交联,使其抗原决定簇被封闭,影响抗体与待测抗原的结合。抗原热诱导修复是利用高温或高压手段,配合一定的缓冲液,打开组织抗原与醛基的交联,使组织抗原充分暴露,以提高组织抗原的检出率。而在高温或高温高压过程中,会破坏细胞核内的酸性结构,使苏木素的复染出现异常。
因此,苏木素复染液在免疫组化抗原修复后的复染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复染后的细胞核着蓝绿色,而不是常规的蓝紫色。而蓝绿色在灰褐色的背景下并不十分清晰,从而影响免疫组化阳性信号的观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受免疫组化抗原修复的影响,而经苏木素复染后呈现其正常蓝紫色的苏木素复染液以及染色方法,从而能够制备出对比度高,染色清晰的切片。
为此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生物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的苏木素复染液。所述苏木素复染液为Mayer’s苏木素染色液,其中,所述苏木素复染液的pH值为2.4~2.8。优选地,本发明复染液的pH值为2.5~2.8,更优选为2.5~2.7,最优选为2.6。
本发明的苏木素复染液可包括金属媒染剂、苏木精、氧化剂、保护剂,以及可选的有机溶剂。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媒染剂可为选自硫酸铝钾、硫酸铝铵和硫酸铝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媒染剂的浓度可为9~120g/L,优选为9~85g/L,进一步优选为9~54g/L。
所述苏木精的浓度可为1~7g/L,优选为3~5g/L,更优选为5g/L。
所述氧化剂可为碘酸钠和/或氧化汞。所述氧化剂的浓度可为0.1~1.2g/L,优选为0.3~1.0g/L,更优选为0.3~0.7g/L。
所述保护剂可为丙三醇和/或水合氯醛。丙三醇的浓度可为180~420mL/L,优选为180~300mL/L,更优选为250~300mL/L。水合氯醛的浓度可为10~100g/L,优选为30~90g/L,更优选为50~70g/L。
所述有机溶剂可为乙二醇和/或乙醇。所述有机溶剂的浓度可为0~70mL/L,优选为35~40mL/L。有机溶剂是用来帮助苏木精溶解的,因此也可以不包括在所述苏木素复染液中。不同浓度的苏木素在不添加任何酸碱的情况下,会呈现不同的pH,可使用盐酸、冰醋酸、柠檬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生物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本发明的上述苏木素复染液进行复染。
根据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复染在抗原修复步骤之后进行。
本发明的方法中的抗原修复步骤可采用常规的任何方式进行,例如以热诱导抗原修复方式进行,例如可采用高压加热、水浴加热和微波加热中的任意一种加热方法进行修复。
优选地,所述复染步骤进行0.5~2分钟。
所述复染步骤可在室温温度下进行。
本发明所述生物组织优选为哺乳动物,尤其指人体的组织,特别是肿瘤组织,息肉,痔疮、结石、结节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13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