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9408.0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0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芹;任士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士洪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4 | 分类号: | A61K36/8964;A61P9/1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400 山东省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缺血性 脑卒中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由大黄、知母、泽泻、葶苈子、露蜂房制成;其中大黄、知母采用水煎煮提取;泽泻、葶苈子、露蜂房采用甲醇提取,剂型优选为口服液。该中药组合物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出乎预料的治疗作用,能够降低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缺血性脑卒中也称为脑梗死, 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该病主要由颈动脉血栓导致动脉狭窄,或不稳定斑块破碎导致脑部血管阻塞,进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引起。患者会因为脑神经损伤而导致面瘫、半身不遂、癫痫,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中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脑部神经组织损伤后难以恢复,因此相对于出血性脑卒中而言,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更差,患者恢复活动能力的几率更低。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而言,溶栓或脑组织保护是主要的药物治疗手段。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发病高率、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根据临床流行病学统计信息,近年来我国青年人群中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出现升高趋势,45 岁以下成年人的发病率约为13. 44%(侯训尧. 青年脑卒中. 山东医药,2008,48( 23) : 109- 110.)。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在梗死区域和正常区域之间存在半暗带,该区域尚存在一
定的血流,维持新陈代谢。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挽救半暗带,防止梗死进一步扩大。
目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化学药物主要是溶栓药物、抗凝药物和神经保护剂。其中溶栓药物用于缩小血栓,减轻血管闭塞程度,以恢复血流,防止神经损伤加重。神经保护剂主要是用于养护神经,延缓神经损伤(段云霞, 陈小玉, 张梓倩, 赵多明, 刘庆山.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研究进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 21 (2) :65-70)。
中药也已经被广泛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部分单味药材以及复方药物已经被证明可以减轻血栓,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其中单味药材以及复方药物多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如当归、黄芪、川芎、三七;复方药物如补阳还五汤、黄连解毒汤、通心络胶囊、益气活血方等(张锦, 张綦慧, 郑宏, 闫妍, 娄金丽, 张允岭. 常用中药及复方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天津中医药, 2005, 22 (2) :174-176;周红青,王德任, 张灿飞, 张 婧, 王秋筱, 刘 鸣.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 2013 , 13 (7) :844-851; 周瑜, 方锐, 王国佐, 葛金文. 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Meta 分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2015 (7) :1537-1545.)。
传统中医药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以平肝潜阳、化痰熄风、益气活血为核心治疗法则。 “内生毒邪”也被认为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病机。中风解毒方即为根据“毒损脑络”的中风病机,设立的复方药物,由大黄、知母、山栀、泽泻、生蒲黄、胆南星、葶苈子、麝香八味中药组成。该组方具有通腑泻毒、清热解毒、活血祛毒、豁痰化毒的功效。该组方改善神经功能评分的作用与补阳还五汤无显著差异,但降低梗死面积的作用低于补阳还五汤。并且方中使用了胆南星。胆南星是由天南星、动物胆汁制成,作为主要成分的天南星毒性较大,因此需要对组方进行优化,降低毒性,并提高其对梗死面积的改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士洪,未经任士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9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