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印章验证终端对印文进行认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2511.0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0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史珺;李明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霁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印章 验证 终端 进行 认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印章验证终端对印文进行认证的方法,其包括文件发送方、文件发送方的印章验证终端、国家负责管理印章的权威机构的系统、文件接收方的印章验证终端、文件接收方、印文的数字图像文档和印文实物,通过利用印章验证终端实现对印文是否为文件发送方加盖印章并发出的事实进行认证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各类文件在异地签署过程中,如何对已加盖印章文件进行认证的问题,能够有效辨别印文真假和有效防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验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印章验证终端对印文进行认证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截至目前,公安部门对于印章(包括但不限于公章、合同章、各类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鉴章、个人名章等)的打假,还是采取图像识别的方式。而现在的犯罪分子已经能够利用计算机扫描和雕刻技术,轻易做到对任何印章的印文进行百分之百的完全复制。事实证明,仅采用图像识别的方式,无法有效识别假印章所盖的假印文,这也是目前假证件、假合同、假文件的案件屡发不止、甚至愈演愈烈的原因。最近,针对假印章的泛滥、而且制假手段日趋先进的新情况,不少专业机构已经开始研究在印章中放入智能防伪芯片(又称智能印章),并采取密钥加密写入信息,同时使用印章验证终端,对于印章中的信息进行解密的方式,来完成对印章的真实性验证,有关试验已经证实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识别假印章的方法。虽然前述的印章验证终端无法对不在眼前的印文进行直接验证,但该印章验证终端具有唯一的序列号,而该序列号已经在公安机关的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中备案。
但实际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更多的情况是,交易双方身处两地,其中一方先在达成一致的合同等文件上盖上印章,然后邮递到对方,对方再加盖印章寄回的情形,由于交易的一方无法当面对印章进行验证,这时,就需要对已经该在纸面上的印文(是指已加盖一方或双方印章的各类文件)进行识别和防伪的需求,如何利用印章验证终端做到对印文的真伪进行认证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印章验证终端对印文进行认证的方法,在交易双方身处两地,其中一方先在达成一致的合同等文件上盖上印章,然后邮递到对方,对方再加盖印章寄回的情形下,解决如何利用印章验证终端对印文真伪进行认证的问题,做到印文有效防伪,确保交易真实性及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印章验证终端对印文进行认证的方法,其包括文件发送方、文件发送方的印章验证终端、国家负责管理印章的权威机构的系统、文件接收方的印章验证终端、文件接收方、印文的数字图像文档和印文实物,其特征在于:
文件发送方拥有自己的印章验证终端,通过印章验证终端连接计算机客户端或手机客户端;
连接文件发送方印章验证终端的计算机客户端或手机客户端用于读取印章验证终端的加密唯一序列号,和将印章验证终端的加密唯一序列号、印文的数字图像文档一起压缩打包成压缩文件;
文件接收方拥有自己的印章验证终端,通过印章验证终端连接计算机客户端或手机客户端后,用于解压收到的压缩文件,并将文件发送方的印章验证终端的加密唯一序列号,通过国家负责管理印章的权威机构的系统进行查询、同时文件接收方在收到印文实物后,将印文实物内容与收到的印文数字图像文档进行核对,从而对文件发送方使用的印章验证终端是否属于文件发送方、文件接收方收到的印文实物是否为文件发送方加盖印章并发出的事实进行认证。
一种利用印章验证终端对印文进行认证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文件发送方将已加盖印章的印文实物转为数字图像文档,同时通过连接有文件发送方的印章验证终端的计算机客户端或手机客户端读取文件发送方的印章验证终端对应的加密唯一序列号;
其次,文件发送方通过连接有文件发送方的印章验证终端的计算机客户端或手机客户端将已加盖印章的印文数字图像文档和加密的唯一序列号,一并压缩打包后发送给文件接收方,同时将已加盖印章的印文实物送达至文件接收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霁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霁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25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