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手机IMSI检测技术的地铁车厢客流引导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8672.8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4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路;朱辉;郭旭周;张跃;潘旺;郭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B61B1/00;B61C17/00;H04W8/2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安琪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手机 imsi 检测 技术 地铁 车厢 客流 引导 系统 方法 | ||
1.基于手机IMSI检测技术的地铁车厢客流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铁车辆(1)内的车载计算机(4)、车载通讯台(8)、设置于每节车厢内的用于检测车厢内乘客手机IMSI号的车厢IMSI检测单元(2)、车厢引导显示单元(3)、设置于站厅候车沿线的一排用于检测候车区乘客手机IMSI号的站厅IMSI检测单元(5)、站厅引导显示单元(6)、设置于车站控制室内的车控室服务器(7)和车控室通讯台(9);车厢IMSI检测单元(2)和车厢引导显示单元(3)分别与车载计算机(4)通讯连接,站厅IMSI检测单元(5)和站厅引导显示单元(6)分别与车控室服务器(7)通讯连接,车载通讯台(8)与车控室服务器(7)通讯连接,车控室通讯台(9)与车载计算机(4)通讯连接;IMSI检测单元(2)包括微处理器、侦听单元、数据解析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其中侦听单元包括电磁能量约束装置、射频模块和调制解调器,射频模块通过电磁能量约束装置获取侦听信道的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通过调制解调器解调后获得数字基带信号,将数字基带信号传送给微处理器;数据解析单元包括DPS处理器、多片FLASH芯片和多片DDR,微处理器将数字基带信号通过SPI总线传送给数据解析单元中的DSP处理器,DSP处理器根据FLASH中的协议栈规则将数字基带信号转换为15位IMSI号及8位信号强度值后,通过SPI总线将数据回传给微处理器;数据传输单元包括CAN总线收发模块、光电隔离电路和总线接口,微处理器处理后的数据依次通过CAN总线收发模块、光电耦合电路和总线接口传送给其他单元;电磁能量约束装置包括屏蔽盒、设置在屏蔽盒内的射频天线板和软铁氧体片,屏蔽盒对射频天线板的磁场范围进行约束,磁场范围至少能覆盖一节车厢,每个候车区IMSI检测单元能够对一节车厢长度的候车区内的所有用户手机IMSI号及信号强度进行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IMSI检测技术的地铁车厢客流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载通讯台(8)为TETRA通讯单元、LTE通讯单元或者两者的组合。
3.基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IMSI检测技术的地铁车厢客流引导系统的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列车从上一站点出发,开始向下一站点行驶,并处于行驶过程的前半段行程时,车载计算机(4)通过车载通讯台(8)与下一站点的车控室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并将车辆位置信息发送给下一站点的车控室服务器;
(2)各节车厢内的车厢IMSI检测单元(2)对各自车厢内所有乘客的手机的IMSI号进行获取、解析及筛选,之后将有效的IMSI号及对应IMSI号的信号强度值发送给车载计算机(4);
(3)车载计算机(4)将收到的各节车厢的IMSI号及对应信号强度值进行去重,并根据预设策略生成车厢上的引导图片,通过各节车厢内的车厢引导显示单元(3)进行播放,从而对车厢内乘客进行引导;
(4)当列车处于行驶过程的后半段行程时,各节车厢内的车厢IMSI检测单元(2)对各自车厢内所有乘客的手机的IMSI号进行获取、解析及筛选之后将有效的IMSI号及对应IMSI号的信号强度值发送给车载计算机(4);
(5)车载计算机(4)将收到的各节车厢当前的乘客手机的IMSI号及对应IMSI号的信号强度值通过车载通讯台(8)传送至车站控制室内的车控室服务器(7);
(6)车站控制室内的车控室服务器(7)命令站厅内各候车区的IMSI检测单元(5)对其检测范围内的所有乘客的手机的IMSI号进行获取、解析及筛选,之后将有效的IMSI号发送给车站控制室内的车控室服务器(7);
(7)车站控制室内的车控室服务器(7)将车载计算机(4)传来的各节车厢内的IMSI号以及候车区各IMSI检测单元(5)传来的IMSI号进行去重,并根据预设策略生成各个候车区的引导图片,通过各个站厅引导显示单元(6)进行播放,对站厅候车区内的乘客进行引导;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71)车控室服务器(7)将车载计算机(4)传来的各节车厢内的IMSI号进行两两比对,遇到同一个重号只保留对应信号强度值最大的IMSI号,其余去除,从而留下唯一的各节车厢IMSI号;
(72)车控室服务器(7)将候车区各IMSI检测单元(5)传来的各区域内的IMSI号进行两两比对,遇到同一个重号只保留对应信号强度值最大的IMSI号,其余去除,从而留下唯一的各候车区域的IMSI号;
(73)根据去重后的各节车厢的IMSI号,计算出各节车厢乘客的人数,各节车厢的乘客人数=去重后的各节车厢的IMSI号数量;
(74)根据去重后的各候车区域的IMSI号,计算出各候车区域乘客的人数,各候车区域的乘客人数=去重后的各候车区域的IMSI号数量;
(75)根据步骤(73)和步骤(74),计算出列车到站换客后各节车厢人数的预估值=各节车厢乘客的人数×(1-此时刻该站点的下客率参数评估值)+对应候车区域的乘客人数;
(76)根据计算出的列车到站换客后各节车厢人数的预估值,生成引导图片,通过颜色代表各节车厢到站换客后的客流密度;
(77)车控室服务器(7)将生成的引导图片,通过站厅内各个站厅引导显示单元(6)进行播放,并通过语音提示乘客向预计的空闲车厢对应的候车区进行移动,从而对候车区的乘客进行引导;
(8)列车即将到站前,各节车厢内的车厢IMSI检测单元(2)对各自车厢内所有乘客的手机的IMSI号进行获取、解析及筛选之后将有效的IMSI号及对应IMSI号的信号强度值发送给车载计算机(4);
(9)列车到站后停止行驶,打开车厢门进行换客,换客完成后,列车关闭车厢门,各节车厢内的车厢IMSI检测单元(2)对各自车厢内所有乘客的手机的IMSI号进行获取、解析及筛选之后将有效的IMSI号及对应IMSI号的信号强度值发送给车载计算机(4);
(10)车载计算机(4)将步骤(8)和(9)中得到的车厢内IMSI号去重后,进行分析计算,计算出四个数值,具体为:列车到站前车厢的总人数,该站下车乘客的数量,该站上车乘客的数量,该站点下客率;
(11)车载计算机(4)将步骤(10)中计算出的四个数值,加上时间信息,一同组包后发送给车站控制室内的车控室服务器(7);
(12)车站控制室内的车控室服务器(7)将该站点在此时刻的下客率参数,与以往一段天数内相同时刻的下客率参数进行平均,计算出最新的此时刻该站点的下客率参数评估值;
(13)列车向下一个站点开去,重复执行步骤(1)~步骤(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机电仪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86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