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化造气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8110.3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8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于鹏飞;李希;何亚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赵嬛嬛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气废水 油气化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监测分析 二级生化处理 深度处理模块 预处理模块 处理系统 分析系统 在线监测 废水处理 废水处理系统 参数化设计 工艺耦合 控制信号 输出控制 数据处理 数据传送 依次连接 集成化 模块化 智能化 指令 水质 输出 | ||
1.一种油气化造气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线监测分析系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废水处理模块,所述在线监测分析系统用于对油气化造气废水的水质成分和温度进行监测分析,并将监测分析数据传送至所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对所述监测分析数据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废水处理模块;所述废水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预处理模块、二级生化处理模块和三级深度处理模块;所述一级预处理模块、所述二级生化处理模块和所述三级深度处理模块根据所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指令对油气化造气废水进行处理;
所述一级预处理模块包括可提式细格栅筐和截留调温池,所述可提式细格栅筐位于所述截留调温池的进口,所述可提式细格栅筐进口连接油气化造气废水出口;
所述二级生化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微处理调节反应器和CANON反应器;所述微处理调节反应器底部设有进水管和回流污泥管;所述微处理调节反应器进口连接所述截留调温池出口;
所述三级深度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密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和活性炭吸附罐,所述高密沉淀池进口连接所述CANON反应器出口,所述高密沉淀池包括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化造气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调温池划分为若干个小池,每个小池中均设置搅拌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化造气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沉淀池沉淀区设置为若干边长为1.1~1.5m的正方形小格,每个小格内均设置搅拌器;所述絮凝区设置为网格式三段反应区;所述沉淀区设置有与水平面倾角为60°的若干个平行斜板,斜板间距为25mm,斜板长度为1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化造气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调节反应器、所述曝气生物滤池、所述活性炭吸附罐进口处均设有电磁开关,所述电磁开关由所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启闭。
5.一种油气化造气废水处理方法,是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油气化造气废水引入可提式细格栅筐先除去废水中较大物质;
步骤二,启动截留调温池,调节水质水量水温;
步骤三,在线监测分析截留调温池出口的水质指标,当氰化物浓度≥50mg/L,或挥发酚浓度≥0.05mg/L,或硫化物浓度≥60mg/L时,进入步骤四,否则进入步骤六;
步骤四,在线监测分析截留调温池出口的水温值,直至温度≥60℃;
步骤五,启动微处理调节反应器,去除水中的有毒污染物;
步骤六,启动CANON反应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步骤七,启动高密沉淀池,对废水进行沉淀排泥;
步骤八,在线监测分析高密沉淀池出口的水质指标,当COD浓度≥100mg/L,或氨氮浓度≥60mg/L,或氰化物浓度≥0.3mg/L,或悬浮物浓度≥70mg/L,或石油类浓度≥10mg/L,或挥发酚浓度≥0.02mg/L,或硫化物浓度≥1mg/L时,进入步骤九,否则直接进入步骤十;
步骤九,启动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步骤十,在线监测分析曝气生物滤池出口的水质指标,当COD浓度≥100mg/L,或氨氮浓度≥60mg/L,或氰化物浓度≥0.3mg/L,或悬浮物浓度≥70mg/L,或石油类浓度≥10mg/L,或挥发酚浓度≥0.02mg/L,或硫化物浓度≥1mg/L,或色度≥30时,进入步骤十一,否则直接排放;
步骤十一,启动活性炭吸附罐,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气化造气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启动微处理调节反应器去除水中的有毒污染物的具体控制参数为:回流污泥与进水量质量比例为1∶1,上升流速为2~5m/h,水力停留时间为6h,反应温度为40~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81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剂的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渗滤生物滞留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