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各向异性线缆密封凝胶和用于制造线缆密封凝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4531.0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0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C·拉德莱特;T·M·德克拉克;G·W·亚当斯;M·P·加拉;R·M·W·布里昂;D·肯佩内斯;R·范亨德里克;D·W·A·维尔海登;D·T·布朗;M·马里斯;J·S·穆拉尼;V·埃弗雷特;H·波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康普连通比利时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32 | 分类号: | H01B13/32;H01B11/00;H01B13/2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林振波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各向异性 线缆 密封 凝胶 用于 制造 方法 | ||
本公开的方面和技术涉及:线缆密封结构,线缆密封结构包括线缆密封体,线缆密封体包括凝胶;以及在线缆密封结构中作出各向异性行为的方法,线缆密封结构用干燥的有机硅凝胶制成。在一方面,各种三维打印技术用于制造包括凝胶的线缆密封结构。所述线缆密封体具有弹性地变形以向所述凝胶施加弹性弹簧负载的构造。所述线缆密封体具有各向异性变形特性的构造,其允许所述线缆密封体在一个方向上比在其他方向上不易变形。所述线缆密封结构可以用于更均匀地密封光纤线缆,同时限制泄漏的可能性。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作为PCT国际专利申请于2017年9月6日提交,并要求2016年9月7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2/384,306的权益,并要求2017年3月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2/468,635的权益,并要求2017年5月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2/492,713的权益,并要求2016年9月7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2/384,328的权益,并要求2017年3月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2/468,607的权益,并要求2017年5月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2/492,724的权益,并要求2017年5月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2/492,740的权益,并要求2017年5月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2/492,697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涉及用于密封电信线缆的线缆密封凝胶和用于生产线缆密封凝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信网络常常使用外壳来容纳和保护电信设备(例如,接头位置、光分路器、多路复用器、连接面板等)。在外部环境中使用的外壳期望被密封以防止水分侵入。美国专利号7,603,018、国际公开号WO-99/41531和WO-2014/128137 A2公开了示例性凝胶密封外壳。
加压凝胶型密封件已被用于有效地密封电信线缆进入和离开电信外壳的位置。EP0442941B1;EP 0587616B1;US 5,455,391;US 6,046,406和WO 2014/005916公开了示例性加压凝胶型密封件。
虽然凝胶密封件在密封线缆进入位置是有效的,但是需要以能够解决多种结构问题并且能够满足获得适当密封所需的结构、机械和几何能力的方式构造凝胶密封件。在复合凝胶构造领域和制造这种构造的方法中需要改进。
图1示出了围绕线缆以在其周围形成密封的示例性预成形凝胶块A和B。如所描绘的,凝胶块A和B在线缆周围部分地周向形成密封,而线缆的部分未密封。这样的问题可以描述为“眼睛效应”,其中线缆的一部分未被适当地密封。眼睛效应问题可能是潜在泄漏点。潜在泄漏点可以被称为三点,因为它们位于三个表面相遇的位置(例如,线缆表面和两个凝胶表面)。
凝胶密封件常常在弹簧负载下加压,以促使凝胶变形或流入空隙区域,以提供有效的密封。通常,为了获得良好的密封,优选较软的凝胶,以一旦施加压力就允许线缆周围的良好流动,以填充潜在泄漏点(例如,三点)。然而,较软的凝胶可能太流动,使得凝胶可能蠕变,这可能导致压力损失。该问题在图2中示出,并且可以称为“帐篷效应”。由于凝胶块A和B较软而当在施加压力时凝胶块A和B开始侧向向外蠕变时,可能发生“帐篷效应”。帐篷效应通常是凝胶块A和B失去与弹簧负载或其他储存能量源相关的容纳和储存能量的结果。
因此,尽管可能需要较软的凝胶以在线缆周围产生更好的密封以消除眼睛效应,但较软的凝胶可能产生帐篷效应。期望线缆密封结构中的改进,其平衡这些竞争的关注点。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各方面涉及允许凝胶用于解决眼睛效应问题而不必处理帐篷效应的结构、设计和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康普连通比利时私人有限公司,未经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康普连通比利时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4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